酒业动静 丨 从“品质打造”到“营销创新” 2025贵州白酒技术·营销创新交流会专家观点合集
1月18日,“品质向上 新质发展——2025贵州白酒技术·营销创新交流会”在金沙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白酒产业的品质打造、市场营销策略革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黄平:创新是实现新质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场,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黄平在讲话中指出,对于贵州白酒产业来说,创新是实现行业新质发展的必由之路。
黄平讲话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白酒酿造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酿造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精准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积极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变化,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在营销创新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活动,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黄平表示,2025年,贵州白酒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产区要携手共进,以品质为基石,以创新为驱动,以合作为桥梁,共同推动贵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贵州白酒这张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更加闪耀夺目。
钟方达:贵州白酒行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白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方达提出,酱酒虽具优势,但全国多地生产,在经济下行、消费降级影响下,省内部分企业面临减产停产风险。
钟方达做主题分析
钟方达进一步指出,贵州白酒的进一步发展需依托其优良品质基石,如独特文化、环境微生态、精湛酿酒技艺等,同时应对市场竞争、消费趋势变化等挑战,通过打造安全性、舒适性、独特性白酒,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与酱酒文化营销,同时要通过技术创新及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品牌价值与消费者认同感。
李濮:品质技术是构筑贵州白酒竞争力的基础
金沙酒业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濮表示,品质技术是构筑贵州白酒品牌竞争力的基础。
李濮致辞
一直以来,金沙酒业始终秉持“贵州白酒大品牌观”,致力于推动贵州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建设。同时,在推动贵州白酒高质量发展方面,探索创新路径,践行产业使命。金沙酒业以力争上游的精神,积极探索技术与营销的创新融合发展。坚守品质初心,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技术研发、营销模式等不断创新发展,争取为贵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张如帆:贸促赋能 助力企业营销
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酒类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如帆分享了商贸会2024年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并就将在2025年推进的酒类标准国际化构建、酒企出海商务对接、酒+国际文旅活动、商事调解与法律服务、营销培训以及与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合作共建的全球贸易服务平台使用培训等方面工作展开了详尽的阐述。
张如帆
张如帆特别提到,商贸会与酒贸会将为中国酒企提供专业的贸易服务,帮助酒企解决各种发展问题、贸易问题、营销创新问题。帮助企业提前了解海外市场的法规与消费情况,避免和减少无效的工作。为酒企搭建各种桥梁,让企业能够多一个与政府、与市场、与渠道进行沟通的平台,为酒类贸易和企业的营销工作提供各种资源和工具。
彭洪:品质、消费场景、消费生态打造缺一不可
广东省酒业协会会长彭洪提出,品质是巩固消费者的基础,也是品牌的保障;但并非是市场开拓的唯一方向。
彭洪
在彭洪看来,广东市场的发达更多体现在市场的包容性和消费的多元化。随着消费习惯变化,消费者群体在升级,品质代表价格的时代逐渐过去,未来厂商要更多地以消费者角度去运营,要共进退共发展。关于白酒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彭洪称,目前,随着人口红利变化,高消费、能消费的人群年龄段趋于稳定,未来品牌要想打动消费者,想要长期发展,必须要做两个动作,一是要把品质做好,二是将消费场景、消费生态进一步打造。
权图:三类酱酒企业的不同“过冬术”
中国资深酱酒专家权图表示,未来三年,贵州茅台年化增长预计达到5%——10%。从整体来看,在茅台的带动下,酱酒品类发展仍是上升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改变。
权图
但从发展来看,随着酱酒产能扩张进入拐点,产能逐渐饱和,行业“马太效应”将会愈发突出,众多中小酱酒企业在市场、产能竞争中面临出清,品牌占有率将越来越低,而头部品牌则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白酒产业将走向品牌集中化。
权图建议,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要实现量价平衡,头部企业和主流酱酒企业在战略上一定要保持坚定性,一如既往地在品质、品牌、文化、产能和渠道与市场等要素上下功夫。同时,中小型企业要加快经营模式的转型,要改变以前靠贴牌和基酒的生存方式,转型做精品酒庄品牌。
刘春雄:从b端解决供需失衡问题 C端实施营销创新
郑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春雄针对白酒行业发展困境提出两个策略:从B端着手解决供需失衡问题,并在C端实施营销创新。
刘春雄分享观点
关于B端的供需失衡问题,实际上是对整个供应链效率和适应性的考验。“压货”造成的弊端已经不断显现,窜货、低价甩货等层出不穷,这也助推了线上平台的“低价”策略。进而影响到线下白酒市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进入恶性循环。
刘春雄强调,B端要着手解决供需失衡问题,对渠道“减负”,优化生产和分销流程,确保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一致,从而有效缓解供需矛盾。C端要实施营销创新,通过基于场景的BC联动的体验式新模式,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吴勇:品质和营销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行业发展关键
酒业公益品牌酉贤创始人、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发起人、酒业观察家和培训专家吴勇现场谈到,在白酒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推动技术与营销的深度融合,使品质成为市场建设的核心推动力,助力贵州白酒产业跨越市场周期,为提升贵州白酒的市场竞争力和营销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策略。
吴勇
如今,贵州白酒产业将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始终致力于酿造卓越品质,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传统行业的新质发展,是品质提升和新型生产力发展的典范。这是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把握,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刘玄:茅台风味品质评价技术在大单品塑造中的实践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公司副总经理刘玄介绍了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公司大单品评价体系构建、品质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她表示,茅台酒的品质稳定性源于精湛的勾兑技艺,产品独特性源于丰富的基酒资源。
刘玄做主题分享
目前,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公司针对样品前处理、“感官+仪器”分析、香气功能验证等环节,已形成了完整的呈香物质解析、白酒口腔感知呈味活性化合物分析等技术评价体系,并建立了白酒呈香物质数据库。这些评价技术一方面可评估产品稳定性,另一方面可评价基酒多样性。如今企业出厂产品稳定率近100%。
马兴星:习酒的品质与营销理念创新
贵州习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兴星分享了习酒在品质和营销方面的创新举措,为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马兴星
马兴星说,在营销理念方面,习酒将精准培育解放新思维、双端并进打开新局面、拓宽需求发展新空间、数字建设提供新动能;在营销机制方面,推进管理机制、经销商奖励机制、经销商任务分配机制和营销费用机制的创新;在营销方向上,将加快产品布局、着眼文化输出、深入市场建设、分类消费培育。
蒋默脉:品质营销是国台最关键、最核心的竞争底气
贵州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默脉解析了国台酒业的营销策略核心,包括品质营销、价值营销、品牌营销、文化营销、体验营销、社群营销和科技营销等。
蒋默脉
国台用标准化持续提升质量,推动行业“数转智改”,发展新质生产力,创建了智能酿造工艺的标准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使得产品标准更一致、批次更稳定、质量更恒定。
蒋默脉认为,品质营销核心在生产、重点是质量,这是国台对品质的坚守,也是国台最关键、最核心的竞争底气。
徐海燕:董酒的全国化营销大战略
贵州省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监徐海燕提到,董酒作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始终坚持本草制曲的传统酿制技艺、始终坚守传承国密工艺酿造体系、始终立足独特的健康价值,全力构建中国传统白酒健康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徐海燕
近年来,董酒按照既定规划目标,正式拉开全国市场恢复性拓展序幕,启动全国化营销大战略,董酒人首先建立双向风清气正的健康营销体系,秉承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开拓市场。对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度变革,具体实施中通过聚焦产品研发、聚焦团队组建、聚焦品牌传播、聚焦渠道渗透等,不断推进董酒市场化和全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