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是道!遵义男孩靠手艺在贵阳立足谱写自己的“升职记”!

百姓就业 | 2024-10-22 10:11

二十多年前,朱波只身一人,从家乡遵义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贵阳,那时的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贵阳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要想有立足之本,就必须要掌握一门过硬的技能。很快,他便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学美发。

来到理发店,他的工作不是给顾客剪头发,而是每天“洗不完的头”。要想学习美发,得先给客人洗头。

朱波:洗了差不多两三个月,我想动手给别人剪头发,那个时候也没什么专业的学校,学习主要靠看和领悟。

没有可以练习剪头发的模特头,要学技术,全靠一双眼睛盯着看。朱波每天看着师傅们如何拿剪刀和梳子,回到家便有模有样地练习起来。

练习了两三个月,朱波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顾客,他心惊胆战地完成了任务,也度过了紧张又漫长的半个小时。

朱波:刚好那天一个小孩子来,当时老师没在,我就大胆地给他剪。我非常紧张,手抖,剪出来也是坑坑洼洼的,还是老师来给他修整的。

按道理说,好不容易迎来了第一位顾客,朱波应该是高兴的。但对他来说,更多的是害怕,第一次的挫败感,反而让朱波更加想要练好手上的技艺。

朱波:我们会拿着剪刀练习,断断续续几个月,客人比较多的时候,我就慢慢地去剪,到后面,男生头发基本上看得过去了。

时间来到了2000年,朱波也平稳地在发廊工作了一段时间。他逐渐发现,手上的技艺没有得到提升,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朱波:只是跟那里面的师傅学的话,肯定是学不了东西的,只能简简单单把头发剪短而已。要学专业的东西,肯定要去学校系统学习。2000年的时候,20岁的我进到了专业的职业学校学习了3个月。

自己攒了点钱,向姐姐也要了点儿学费,朱波带着3000块钱,去了职业学校学习深造。刚学出来,就遇到了风靡一时的“平头风”,而不擅长做这个造型的他又接受了新一轮的技艺考验,一个15元钱的发型,赔了50。

后来的几年,朱波不停地奔波在各个理发店学习手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朱波:后面一个偶然机会,我去了贵阳比较火的红发廊。那时一个月可以做600来个客人,每天要做差不多20个。老板给了我很多机会,在这里,我成长了很多。

热情周到、技艺精湛,朱波的服务赢得了很多顾客的好评,他也好像“开挂”一般迅速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从店员做到店长,最后又成为了股东,拥有六个分店的股份。属于他的巅峰时刻,来临了。

朱波:我在那里待了8年,从店员做到店长,再到股东,收入是蛮好的,巅峰时,我个人就可以做到10万+的业绩。

朱波做到了之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高度,然而,他却并不安于现状,又开始倒腾起了自己的店铺。于是,2015年,在入行的第17个年头,他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美发店。开业初期,生意非常红火,生意最好时,一个月能做出三十多万的业绩。

朱波:那时候客源很多,第一个店的顺利,让我开了很多分店。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不善管理,一年多的时间,就被迫关闭了一个分店。而刚刚培养起来的几个骨干美发师,也都相继辞职。

店铺元气大伤,朱波的事业再也无法回到巅峰。如今的日子,虽不及前几年挣得多,但每天和到店里的员工们在一起,也算安稳幸福。

朱波:其实挺感谢他们的,这个店成立10年以来,他们都一直支持我,没有他们,我真的坚持不下去。

如今,朱波只想把现在的两个店铺经营好,把美发店继续维持下去,用手艺谱写自己的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