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站,贵州|隐藏在一针一线间的贵州苗族文化密码
你印象中的龙是什么样子,鹿角、鹰爪、牛耳,威武霸气、庄重崇高?在贵州,有种龙却是另一个样子,牛的角、虫的嘴,像蜈蚣一样的身子,这就是苗龙,常见于苗族的服饰当中。苗族人民以针线、蜡刀为笔墨,将远古神话、迁徙历史、信仰崇拜绘制成一个个图案纹饰,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服饰,也书写出一部无字的史书。
昨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制作、“贵州大曲”冠名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二季)播出了第五集节目“敬”,聚焦了贵州人的信仰与灵性,讲述贵州人独特的精神向往和寄托。其中,节目中提到的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精美神秘的苗族服饰成为这场关注的焦点。观众们发现,原来,苗族的纹饰图案里还蕴藏着独特的图形密码,通过它,似乎能感受到远古苗族的信息。
苗族百鸟衣(男装),苗语称“欧花勇”——月亮山、雷公山地区——芦笙手盛装,现存于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
通天树
通天树是苗族的图腾之一,通天树其实就是枫树,他们把枫树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自己的祖先源于枫木。苗族神话中有“枫树生人”的传说,如《苗族古歌》所唱的:“还有枫树干,还有枫树心,树干生妹榜,树心生妹留,古时老妈妈。”这里“妹榜妹留”是苗语,翻译成汉语就是“蝴蝶妈妈”。在贵州主要苗族分支的传说中,“蝴蝶妈妈”是苗族的始祖,她生下了十二个蛋,十二个蛋又孵化出远祖姜央。树是一个文化象征物,人也是一棵树,他们认为人天生就拥有沟通天地宇宙的能量。因此,通天树象征着生生不息,如今依然代表着世代苗民生命的连接。
通天树纹饰,该作品是贵阳花苗乌当型挑花盛装上的背牌,曾收藏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麦奶苗寨,是一位70几岁老人的母亲留给她的纪念物,现存于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
八角星纹
八角星纹是苗族文化里常见的符号之一,在苗族服饰上常见,尤其是在西部苗族地区,有的支系甚至是古代王印图案。在很多基因学证明和苗人有关的古迹中,也几乎都有此花纹出现。目前主流认为代表的是太阳纹,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枫叶纹,与通天树有关。无论答案到底是哪一个,都可以看出苗族历史的悠远和厚重。八角星纹样作为远古的符号,表达了苗人对祖先的敬仰,对太阳的崇拜,蕴意着吉祥美好。在苗族人类的生活中一代代地传承与创新,至今仍广泛运用于苗族服饰。
八角星纹饰,苗族妇女贯首服盛装,背部、两袖绣有大八角星纹,古老的八角星纹服饰表达了苗人对祖先的敬仰,仪式场所身着盛装祈求祖灵相认,现存于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
花、鸟、鱼
鱼和鸟可以说是贵州苗族蜡染中使用最多的图案,代表着苗族同胞对鱼生殖能力的崇拜。在贵州苗族服饰中的鱼纹,常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组合,如龙头鱼身、鸟头鱼身、鱼身蝴蝶、鱼身花瓣等特殊图案。这源于苗族先民天地一体,万物归一,世间所有形态都是一个共同体的思维认识。而花草植物一直都是被广泛使用的辅助图案,是祈福和吉祥富贵的象征,很多几何纹样也是由花草纹样变形抽象而来。鱼纹与鸟纹、花卉纹互变共生,精细漂亮的图案凸显着苗族同胞对自然的热爱。
花、鸟、鱼纹饰,两幅作品为来自丹寨的蜡染,现存于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
在苗族的纹饰图案中,没有时空和种类的区分,天地万物是互相渗透,互相关联的。这个奇异的符号系统,构筑起苗族特有的灵性世界。苗族的服饰代表的是苗族人的精神世界,是生命的动力和精神活力的体现,也象征着苗族人民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达到了和谐统一。
苗族纹饰描绘着苗族人民怎样的一生?为何著名学者施展看了以后直呼贵州是灵性文化的储存罐?答案尽在《这一站,贵州》(第二季)第五集“敬”,节目已登陆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哔哩哔哩和IPTV,赶紧关注加收藏,一起“发现贵州,理解中国”。
文稿:杨熙瑾
拍摄藏品来源:贵阳手上记忆博物馆
特别鸣谢:贵阳手上记忆博物馆创始人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