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峰的方式打开贵州的春天,开启心灵的治愈之旅

文体旅事业部 | 2025-03-29 11:30

在贵州秘境,与文字和自然重逢。春日的贵州,是一幅被露水浸润的画卷。喀斯特山峦披上新绿,溪流裹挟落花穿行,古老村寨的屋檐下,燕子衔来第一缕晨光。若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与匆忙,不妨跟随作家山峰的笔触,踏上一场诗意的漫游——在荔波的萤火虫森林里疗愈迷失,在遵义的十二背后聆听爱情的回响,于“山峰的书房”中拾起慢时光的碎片,让贵州的春天,成为你心灵的归处。

第一站: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

「在石缝中生长的生命力,是自然最温柔的隐喻」

翻开《从贵州到罗瓦涅米》,少女西苏的故事从这里启程。1999年,作家山峰因一次遇险与这片森林结缘,巨蟒的惊悚与萤火虫的梦幻交织,催生了这部跨越20年的诗意之作。春日漫步茂兰,苔藓如绒毯覆盖石壁,树木以根系崩裂岩石,倔强生长。正如山峰笔下所言:“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生命的每一次相遇都不会无缘无故”。

此刻的荔波,春水初生,苔痕漫过小七孔的青石,藤蔓攀附古木,仿佛《黔上听香》中“山骨嶙峋,却披着温柔的绿绒”的秘境。而在瑶山古寨的“山峰的书房”,书页与竹影共舞,茶香与山雾交融。捧一本《从贵州到罗瓦涅米》,听水族马尾绣的银铃轻响,恍惚间,芬兰的北极光与贵州的萤火虫在文字中相遇,治愈了都市的喧嚣。

治愈时刻:夜幕降临时,学西苏与枕水老师席地而坐,看萤火虫点亮森林的呼吸,饮一口自酿的青梅酒,任星光与虫鸣缝合内心的裂缝。

第二站:遵义·十二背后

「爱情是一场失而复得的冒险」

在《长顺如意 十二背后》中,女主人公“云上听海”穿越山河追寻爱人的足迹,最终在贵州的秘境中与命运和解。十二背后的峡谷幽深如诗,瀑布飞泻如琴,仿佛书中那句“有人站在某地,只是因为等你”。山峰用第二人称的叙事,将读者引入一场时空交错的守望——三代人的爱恨轮回,在黔北的云雾中化作永恒的誓言。

治愈时刻:循着小说中的“追信”路线,徒步穿越溶洞与暗河,感受每一块岩石都镌刻着千河与万海的未竟之约。

第三站:诗意黔南与“山峰的书房”

「在慢时光的书页里,与故乡重逢」
黔南的春天,是樱花与梨花的狂欢。毛尖茶香飘香世界,高山飞瀑如银练穿行,房车营地枕着溪水入眠。长顺神泉谷、都匀螺蛳壳的“山峰的书房”成为连接文学与山水的驿站。翻开《都匀清欢》,主人公云飞带着神秘笔记本穿行村寨,寻找“一茶一酒一清欢”的秘境。而此刻的你,亦可倚窗抄写书中的句子,让三都水族古歌的旋律与茶汤滴落的声音,共谱一曲慢生活的禅意。

治愈时刻:在书房露台沏一壶都匀毛尖,眺望乌麻河畔的峰丛倒影,恍惚间,仿佛与《骑士少年的歌声》中那位用歌声疗愈孤独的骑士少年相遇。

终章:江口·云与电影的慢镜头

「当文学化作光影,山河便是银幕」

电影《云在江口》的取景地,是导演山峰献给贵州的又一封情书。梵净山的云海翻涌如诗,蘑菇石静默守候千年。影片中,梵净山的空灵、侗寨的炊烟,皆是对《云在江口》影像延续。若你途经江口,不妨学云栖和抹茶赤足踏过溪涧,让冰凉的流水冲刷焦虑,让云朵成为心事的信使。

尾声:贵州的春天,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

“慢,不是懒惰,而是学会倾听万物生长的声音。”作家山峰在“赵健的读书日记”直播间如是说。这个春天,带上他的书与电影地图,去贵州吧——

在喀斯特的裂缝里,读懂坚持的意义;

在十二背后的峡谷中,释怀错过的遗憾;

在神泉谷的书房外,等一场不期而遇的花开;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故事,每一阵风都是诗行。愿你与西苏一样,从石缝中汲取力量;愿你如千河万海,在轮回中读懂坚守的意义。毕竟,贵州的春天从不辜负等待——它等了三亿年,只为与你相遇。

“人生的目的地,或许不在远方,而在脚下这片被文字与自然治愈的土地。”

——致所有渴望栖息的灵魂

文 | 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