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茅台镇这家酒企 历经百年仍保持活力
这里是贵州高原主体的北端,位于乌蒙山系与大娄山系的交汇地带,以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气候稳定,土地肥沃。
而发源自乌蒙山北麓的赤水河,正是在茅台镇来了一个急转弯,从东流转为向北直下长江。
百年前,余吉烧坊便在此诞生,坚持“不仅为生产白酒,更为酿造出优质酱香酒”为愿景成长;2000年,根据发展需求,创立了现在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联合酿酒有限公司,本着“专注健康白酒”的初心,四代同心、接力坚守,以崭新的形象,铸就了一家传承百年的酿酒企业。
那么,为何联合酿酒传承百年,仍能保持活力?
源起茅村
一个企业最开始往往都是因为一个人或是一个产品,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旅程,联合酿酒也不例外。
历史回拨到1915年,茅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极大地振奋了茅台酿酒人的精神。1918年,余廷海开始在茅村一家酿酒作坊内学习制酒技艺。不久以后,余廷海已经把酿酒这项技艺锻炼得炉火纯青。
斯蒂芬·茨威格曾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
这句话在联合酿酒的发展上也同样适用。
联合酿酒集团封坛酒
1922年,余廷海在茅台镇赤水河畔建立了余吉烧坊(联合酿酒集团前身),并传承了余氏家族特有的茅台镇酱酒手工技艺,至此开启了家族酿酒的传承篇章。
此后,余吉烧坊迎来了数年的热火发展。
生命遵循自然规律,要经历孕育、成长、成熟、衰老等阶段,作为一家企业,其实也会经历相似的周期。
随着战乱等因素,余吉烧坊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蛰伏期,但余家酿酒的传承从未间断。
1951年,余廷海小儿子、第二代传人余吉林继承父亲的意志,重启酒坊并扩大家族酿酒规模,再一次开启了酒坊的生产。
“联合”的意义
“联合酿酒”的来源是在六七十年代,全国进行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改组调整,当时余吉烧坊隶属于仁怀县联合人民公社(简称“联合公社”),于是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称余吉烧坊为“联合酒厂”,直到2000年,根据发展需求,第三代传承人余昌彬先生整合酒坊资源并创立了现在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联合酿酒有限公司,汇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开启了联合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联合酿酒集团旗下产品余吉酱香酒
在多年的精心打磨下,联合酿酒推出了联合匠酒、余吉酒、泸茅酒三大主线品牌,并收获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0年,余吉烧坊第四代传人余兴超携泸茅酒赴上海世博会获“金奖”殊荣。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余兴超从小耳染,跟着长辈酿酒、闻着酒香长大,早早就立下了做新时代酿酒匠人的志向,并荣获“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称号。
联合酿酒集团董事长余兴超
对余兴超来说,“联合”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汇聚方式,“联合”超越了单一个体或组织的局限,将不同的力量、智慧、资源乃至梦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余吉烧坊来说,在面对共同的挑战、追求共同的目标时,“联合”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为了以更专业的优势和更开阔的视野,投身到一线酿酒事业之中,余兴超进入茅台集团一边工作,一边“取经”,在企业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人脉资源上都收获颇丰。2012年,余兴超辞去工作回到联合,一心投入公司发展和酱酒事业。
新时代的联合酿酒
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在挑战中凝聚力量。
在余兴超的带领下,继承和发扬了余氏百年流传的酿酒技艺,开拓创新的管理模式,并倡导优质的服务理念,2019年,联合酿酒成为仁怀市80家白酒规模企业之一。
同时,联合酿酒深耕市场,旗下产品在国内陕西、广东、山东、贵州等地区进行销售,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位经销商、消费者,收获了一大群喜爱酱酒的忠实粉丝。
联合酿酒集团董事长余兴超接受采访
余兴超认为,建立起一个品牌,并不是指具体卖出了多少瓶酒,而是让每个经销商、消费者获得切身利益,并真正感知酱酒的魅力。要让消费者对我们的品牌有这种感情,这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投资,并具有耐心的。
2021年,联合酿酒旗下产品开始向俄罗斯等东亚国家出口,成为了新世纪第一批走出国门的酱香白酒品牌之一。
回想一下历史上的那些有着厚重历史的企业,它们几乎都具备这样的属性:公司能够在任何一位领袖卸任或是在经历许多代产品之后,仍然能够保持欣欣向荣。
百年过去,对于新时代的联合酿酒来说,是一个翻开历史,向人们讲述过去辉煌的好时间,更是联合酿酒迎接未来更激烈挑战的起点。
未来,联合酿酒将如何推进品牌发展、又将如何布局市场营销?或将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