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贵州民族大学大数据·文旅融合·生态科普联合调研团开启贵阳市调研之旅
2025年1月13日,清华大学与贵州民族大学大数据·文旅融合·生态科普联合调研团在贵阳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调研活动,先后前往华为云童话小镇、贵阳生态科普馆及龙井村进行调研,深入探索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非遗技艺的融合与发展。
当日上午,联合调研团首先来到了华为云童话小镇。作为科技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华为云童话小镇展示了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潜力。调研团的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与工作人员交流,深入了解华为云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实践成果。
(华为云童话小镇的讲解员为同学们进行介绍)
接着,联合调研团前往位于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北端的贵阳生态科普馆。该馆是贵阳首个以生态为主题打造的城市展示场所,馆内借助多媒体、沙盘模型等多种展示形式,结合故事演绎的叙述方式,呈现出贵阳的发展历史、生态建设成果以及环境保护举措。
(贵阳生态科普馆讲解员郑洁介绍贵阳市的整体情况)
同学们在环幕影院观看了环境保护相关视频,根据视频内容提出了相应问题,由讲解员洪露老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此次参观,同学们对生态科学知识有了更为透彻的认知,也为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联合调研团同学们观看环境保护科普视频)
(贵阳生态科普馆讲解员洪露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联合调研团在贵阳生态科普馆前合照)
下午,联合调研团抵达了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龙井村。到达龙井村后,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罗世林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龙井村的历史文化。罗老师从龙井村的古老传说讲起,谈到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传统,让同学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连接。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罗世林讲述龙井村井水的故事)
在了解完龙井村的历史文化后,联合调研团先参观了龙井银坊——张谨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室中,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贵州银饰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文化内涵。从传统的银饰锻造技法到现代创新设计,都让调研团的同学们对贵州银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张谨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张谨介绍银饰作品)
随后,联合调研团来到百越布依——中国布依染传承基地,在这里亲身体验了枫香染这一别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罗世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亲自参与枫香染的制作过程,从绘制图案到染色处理,每一个步骤都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也让同学们领略到非遗艺术的深邃内涵。体验结束后,清华大学陆逸沛同学表示,踏入龙井村,就仿佛踏入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宝藏之地,我们应深入挖掘、认真研究,探寻更多切实可行的路径,让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持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联合调研团的同学们体验枫香染)
(联合调研团在龙井村合照)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探索之旅,更是两校跨校、跨领域交流合作的范例。通过对科技前沿、生态保护以及非遗技艺的调研,为清华大学与贵州民族大学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相信本次交流合作将持续深化,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文|宋伟伟
图|宋伟伟 王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