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开设86家老年食堂,助力“银发经济”新发展
在家门口吃上一口热乎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所需,也是子女心之所系。近两年,贵阳市开设了不少老年食堂,解决了老年人用餐难题,既“暖胃”又“暖心”。
老年食堂环境菜品俱佳 备受居民赞誉
走进位于云岩区黔灵镇南垭路的社区老年食堂,160平方米的区域内,就餐大厅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临近中午饭点,10多道荤素搭配的菜品,陆续摆上自助打餐区。
社区老年食堂就餐大厅
85岁的封芝玉老人是这里的常客,她高兴地说:“社区老年食堂搞得好,干净又好吃,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家对老年人的关心。”
封芝玉老人与老伴儿
消费者肖女士也赞不绝口:“在这儿,花外面一碗粉的钱,就能吃到汤、菜、饭、肉齐全的营养餐,好吃、实惠又方便,热腾腾的饭菜吃着心里特舒坦。”
消费者 肖女士
清镇市湖城社区的老年食堂同样受欢迎,该食堂由街道提供场地并减免租金,引入市场主体运营。这里为60岁以上老人及特殊人群办理餐饮卡,提供就餐折扣,还贴心地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目前,每天都有上百名居民来到这里就餐。
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陈秀英老人表示:“菜品口味特别适合老年人,价格实惠分量足,我和老伴儿点三个小份菜就够吃了。”
陈秀英老人
“平时我在家里也是吃这些菜,饭菜很合我口味,放学后直接来这儿吃饭,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学生张耀文告诉记者。
学生正在挑选菜品
学生正在社区老年食堂就餐
系列措施护航老年食堂 保障食堂运营
这些社区食堂能稳定运营,离不开一系列有效举措。贵阳市百烩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在年介绍:“社区老年食堂成立之初,就享受了民用电价、水价及物业费减免的优惠。菜品采用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制作的方式,降低了成本,从而能回馈居民更多实惠。”
操作员正在使用料理机制作菜品
贵阳市百烩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付在年
清镇市青龙山街道湖城社区老年食堂工作人员包巧华说:“所有食材都是每天采买,每天制作的菜品都会留样,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清镇市青龙山街道湖城社区老年食堂工作人员 包巧华
清镇市青龙山街道湖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朱福敏也表示:“社区和街道办会进行常态化监管,涵盖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及设施设备等各个方面,以确保食堂的规范运营。”
清镇市青龙山街道湖城社区党支部书记 朱福敏
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双管齐下 推动食堂发展
截至2024年底,贵阳市印发《贵阳贵安2024年示范性老年助餐点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区(市、县)打造示范性老年助餐点,已为8个社区老年食堂发放8万元助餐补贴,并使用38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助力符合条件的食堂更新或购置设施设备。
贵州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丁荔透露:“截止目前,贵阳市已打造86家社区老年食堂。接下来,会在总结经验、评估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助餐服务网络。同时,支持助餐场所在满足老人需求之余,为其他社会群体提供餐饮服务,进一步降低其运营成本,让老年食堂越办越好,持续为‘银发经济’注入活力。”
贵州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 丁荔
如今,贵阳市老年食堂正不断发展完善,在保障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社区营造了更温馨和谐的氛围,成为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习编辑: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