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妈妈命悬一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上演“生命接力赛”
近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携手多个学科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上演了一场“生命接力赛”,用热血与专业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医者赞歌。
三个月前,正值孕24周的年轻妈妈小张(化名)产检时查出腹腔内藏着一个约10cm*10cm*8cm的包块,因身体无明显不适。直到一个月前,小张在当地医院顺利剖宫产下男婴,本应沉浸在新生命降临的喜悦中的她,却发现腹腔内肿瘤已长至20cm*15cm*10cm大小。
产后的每一天,小张都非常煎熬。巨大的肿瘤压迫着她的胃肠道,导致她滴水难进,只能靠输入营养液维持生命,剧烈的疼痛日夜折磨,让她彻夜难眠。一家人带着她辗转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此时肿瘤已长至26cm*26cm*17cm,压迫到膈肌,导致小张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王泽军团队迅速响应,对病情进行分析研判。巨大的肿瘤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出血,且小张特殊的产褥期生理状态,让手术难度呈倍增长——凝血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血栓,免疫力低下极易引发感染,持续疼痛与无法进食更让她的身体濒临垮塌。
面对困难,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团队没有丝毫退缩,迅速联合肝胆外科、妇瘤外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专家,对手术进行研讨。从手术方案的制定到术中突发情况预案,从麻醉方式的选择到血源的保障……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逐一落实。
手术过程中,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手术团队、肝胆外科手术团队、手术室麻醉护理团队、输血科等多科室成员紧密配合。主刀医生们屏气凝神,一点一点剥离肿瘤。经过8小时漫长坚守,手术团队成功切除巨大肿瘤,并清除了部分受侵犯的组织。
术后,小张相继出现谵妄(急性脑功能障碍)、贫血、凝血异常、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症状。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王泽军主任、肝胆外科副主任王兴、麻醉科副主任黄儒文、ICU副主任王仪碧、输血科主任王伟、药剂科副主任韦灵玉等专家迅速组成“生命守护团”,24小时轮班值守,时刻紧盯患者每一项指标的变化,根据病情动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小张的身体状况终于迎来转机,随着她的内环境逐步恢复平稳,生命体征趋于正常,肿瘤压迫症状消失,小张逐渐能够自主进食下床。近日,重获新生的小张顺利出院。
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大爱为患者重新点亮了生命之光。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重生”,更是贵州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实力的有力见证。未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深耕专业领域,提升服务品质,书写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