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快讯|天柱渡马两青年酿出“非遗”致富路

贵州天柱 | 2023-12-13 09:27

       孟冬时节,寒风侵肌,走进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在贵州野田酒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却充满暖意,公司经理谭用钊带着工人蒸米、烤酒、包装、直播,一派繁忙景象。酒的醇香弥漫着整个车间。

       毕业于贵州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谭用钊,2019年响应渡马镇党委政府返乡创业的号召,与毕业于贵州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罗安政,一起投资50万元,依托天柱万亩大坝、千亩大坝优质稻种植优势,租用共和村废弃的小学校舍,购置蒸汽煮饭机、烤酒机、千斤坛、发酵坛,建立发酵间、储存间、蒸饭间、烤酒间、包装间,创办贵州野田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米酒和糯米酒。


       传统酿酒技术遇到现代科技手段,酿出侗家人别具一格的米酒,烤的米酒都控制在28度。谭用钊2012年从贵州商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广东做过酒店服务员,在贵阳做过酒的经销商。2018年在茅台镇从事酱香酒销售,同年野田酒业开始酿酒。在茅台镇期间,他不断向行业精英学习,也不断深入酿酒车间学习酿酒技术,同时原来读大学时在书里学到的生物发酵知识不断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为野田烧坊米酒形成独特酒体风格奠定了基础。谭用钊说,一般农家酿的米酒不是浑浊,就是有烤焦味,要酿出上好的米酒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对酒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烤酒时间等都做了详细记录和严格把控。他们用侗家地区特有的大林山山泉水、优质稻米、侗家酒曲做原料,运用现代蒸煮设备和技术烤酒。酒体干净,无邪杂味,酒度28度,格外醇香。目前,公司生产的米酒、糯米酒远销天柱县城、贵阳、凯里、香港等地及非洲市场。


       酒业公司的创建,不仅带动当地就业,还为当地优质稻解决了销路。“我公司解决当地村民稳定就业5人,临时就业8人。每年收购优质稻米2万公斤。”谭用钊说,他出生于野田,回乡创业,带动家乡父老增收义不容辞。

       黔东南是苗族、侗族聚居区,结婚、满月、春节等必喝米酒,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家庭来客,必用米酒招待,无酒不成礼仪。米酒酿制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是黔东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前景广阔。

      “到目前为止,黔东南地区还没有一个熟知的米酒品牌,我们定下目标,争取做黔东南第一米酒品牌,打造天柱米酒之乡的名片,带动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谈到未来的打算,谭用钊信心满满。

供稿人:陈光昌 杨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