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195期 总第321期)
一、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再出大动作!据《证券日报》报道,10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一同出席并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王江平称,目前,我国已经涌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金融支持方面,王江平表示,近期,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会同有关部门聚焦重点产业链,启动“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链上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二、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升级完善“工具箱”。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重大重组案例接连出现,“硬科技”并购活力迸发;今年境内新上市公司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公司募资合计占比超六成……一组数据折射出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趋势。
资本市场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集聚,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并正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是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板块。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IPO募资金额分别为110.04亿元、151.81亿元、29.67亿元,合计募资金额占比超六成。从行业板块看,截至10月13日,在今年以来的A股IPO企业中,电子、电力设备及计算机板块的企业募资金额居前,分别达110.31亿元、78.09亿元和72.13亿元。这些均表明资本市场正引导资源要素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通过完善制度机制解决包容创新问题,从发行承销、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交易机制、私募创投等方面推出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制度包容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通过增加包容性,吸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的公司,给质地好、有潜力的公司提供上市融资便利。
三、逾百家公司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超八成预喜,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成为多家行业龙头公司业绩预喜的关键。据《中国证券报》报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14时,A股共有10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三季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占比超80%,其中超30家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下限超过100%。多个行业景气度提升,带动产业链公司业绩向好。半导体、运输、生物制药、生猪养殖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预计业绩增幅较为明显。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牧原股份、韦尔股份、晶合集成、新北洋、全志科技、国航远洋、粤桂股份等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居前,业绩预喜原因包括降本增效带来成本下降、毛利上升等。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成为多家行业龙头公司业绩预喜的关键。例如,鼎龙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67亿元至3.79亿元,同比增长108%至115%。作为关键赛道国产替代进口的创新材料公司,鼎龙股份今年第三季度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合计销售约2.82亿元,同比增长162%。
四、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发布,规模100亿元。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日,在上海徐汇举行的“模速空间”周年发展愿景发布暨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揭牌仪式上,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正式揭牌,由上海国投公司牵头设立的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正式发布。
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落地徐汇区。基金将围绕大模型产业链生态进行重点布局,投资AI基础设施、基础与垂类大模型、下一代端侧AI应用三大细分领域,引导资源聚焦,打通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引领性应用探索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上海国投“领题”科创金融赋能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创新,相继设立了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元创未来基金,正积极筹备上海人形机器人基金和上海智能算力基金。发挥国资国企带头牵引作用,国投方面还积极推动大模型“链主企业”强化头雁作用,与商汤科技、稀宇科技、阶跃星辰等行业龙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B站、米哈游等数字经济链主企业开展产业基金合作。接下来,上海国投公司还将通过定期举办人工智能生态圈相关活动,推进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本协同联动,推动上海加快催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