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程似景家乡路丨大磏至三桥美好幸福路:“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贵州交通广播、贵州画报 视阅新闻 | 2024-11-19 10:46

深秋时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磏至三桥镇的山间彩林尽染,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犹如彩带般在青山绿水间蜿蜒延伸,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近年来,道真县深入贯彻“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巨大转变。“这路没有修之前全是些坑洼路泥石路到城里坐车要4个小时,现在路修好了,出行便利了,给就医、运输带来了很大方便,我们当地的这些特产,特色农产品可以运输出去,我们也挣到钱了。”三桥镇凤山村村民冉孝阳说到。据了解,道真县落实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近30亿元,实现了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油砼路、组组通硬化路。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公路网的完善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其中,大磏至三桥路段更是被评为贵州省“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该路段不仅让山乡面貌焕然一新,摆脱了以往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境,还推动了沿线产业的发展。 公路的建设有效解决了香菇、蔬菜、槟榔芋等特色产业运输不便的问题,常年实现农业产值3亿元以上。同时,该路段还融入了三幺台、高台舞狮等民族文化精髓,助推夏日漂流、民宿体验成为旅游消费热点。仅“五一”小长假期间,到访游客就达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28亿元。“我们这边依靠重庆,现在公路修好之后,重庆过来两个多小时路程,钓鱼、漂流的人特别多,餐饮、住宿的人更多了,夏天我的宾馆基本上每天都是满的。”三桥镇桥塘社区民宿老板王代辉向记者介绍。

三桥镇作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极响应号召,坚持“三化两提升”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三桥镇累计建设农村公路171条477公里,全部纳入日常养护。通过实施“路长制”、推动护路自治化、巡查常态化等措施,确保农村公路的管养到位。同时,三桥镇还以路为载体,提升文化传承; 以路为支撑,提升百姓收入。如今,水稻、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蓬勃发展,道真大峡谷漂流也成为道真县旅游的一大亮点,每年吸引外地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更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三桥镇,许多群众通过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及日常养护工作,获得了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此外,随着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也得以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覆盖到村的末端快递配送服务,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的农产品也能更顺利地卖出去,家里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三桥镇凤山村村民冉孝阳高兴地说。农村公路的完善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许多游客沿着美丽的农村公路走进乡村,体验民宿、品尝美食、感受乡村文化,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道真将继续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同时,依托农村公路的发展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力。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