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强服务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增强服务民营经济的意识,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简化审批、“一窗式”办理服务、“企业之家”窗口轮值班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以及扶持中小微企业15条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和决心。
走进贵州蛮王酒业发展有限公司,古色古香的城墙矗立眼前,厂内生产线上酿酒师们有条不紊的进行调配红高粱、煮蒸、摊凉、洒酒曲、发酵、蒸酒等,一环不漏地酿造蛮王系列酒。该公司经过46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酿酒师。
蛮王酒厂内生产线上酿酒师们正忙着酿酒
“我们采取12987生产工艺,生产的蛮王酱酒,口感绵柔,酒体醇厚,空杯留香。”贵州蛮王酒业发展有限公司酿酒师舒远平说。
据了解,该公司总占地面积2.36万平方米,规划年综合生产能力3000吨左右,其中苦荞酒500吨、酱香酒2272吨。打造的品牌有《蛮王苦荞酒》《贵有度酱酒》;公司经过不断创新,2020年,在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的技术支撑下,成功研发出沙子空心李发酵果酒,累计生产了497吨《遇见李》果酒,实现了沿河沙子空心李深加工。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使我们发展的劲头更足,信心倍增。我们公司会一如既往地深耕下去,把品质、质量放在第一位,推出更多消费者喜爱的酒品,让消费者放心,让消费者满意,为沿河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贵州蛮王酒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湘萍说。
蛮王系列酒
同样,贵州沿河经济开发区的沿丰贝制衣厂,车间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数十名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有序作业,生产线上机器轰鸣,校服、冲锋衣等成品堆满库房,整个生产车间繁忙而有序。
沿丰贝制衣厂2016年落户沿河,是当地引进的一家服装加工企业,专注于冲锋衣、棉衣、民族服装、校服以及智能书包等产品的生产。工厂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设有4条生产线,并配备了裁剪室、成品仓库、特种机械室及展厅等功能区域。自投产以来,每年发放劳务工资300多万元,切实助力当地群众增收。
“我公司发展30多年了,贵在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所以我们在设计服装时融入了土家族文化和图腾,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研发设计,把土家族的文化融入现代元素,把土家族服装推出去,让更多的人喜爱。”沿丰贝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溪说。
民族服装成品展示
据了解,沿河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出实招,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156条措施,扶持和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在办理程序上再优化,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对新办民营企业在网上申请营业执照时,一并预约其他环节,各部门后台共享材料并联审批,申请人不需要重复提交纸质申请材料,也无需到相关登记窗口办理,即可申办。县政务中心“企业之家”专窗,解决企业发展之困。各部门轮流值班,前后台全程无缝对接,为办事企业提供“保姆式”的“导办”“帮办”服务;同时还设置邮政专窗,为异地企业办件提供免费邮寄服务。
“我们以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按照引进来、稳得住、有发展的原则。通过企业简化审批流程,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公平,创造良好的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同时,建立重点企业走访台账,出台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协助企业转型升级。各部门严格落实15条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切实做活民营经济,让民营经济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为沿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改局国防动员办专职副主任杨勇说。
截止目前,沿河全县有各类市场主体40119户,其中民营企业7341家。2025年第一季度民营企业带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