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69期 总第195期)

贵州资本市场 | 2024-04-12 09:07

一、资本市场大额罚单频现,不断释放强监管信号。据《证券日报》报道,今年以来,监管执法“长牙带刺”,资本市场大额罚单频出,强监管信号不断释放。据统计,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开出88张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没金额接近9亿元。一是财务造假处罚力度明显提升。财务造假罚单明显增多,处罚力度明显提升,在27张财务造假罚单中,有4张处罚金额超过千万元;二是“说大话”误导市场也要被重罚。今年监管部门还对频频出现的夸大个人业绩或公司业务行为作出处罚;三是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破坏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的市场生态,也是监管打击重点,年内均有过亿元罚单出现。在“两强两严”的监管理念下,监管部门将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重拳出击,持续向市场传递“零容忍”鲜明信号,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据《证券日报》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是在优化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强化信息披露方面,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分步分类探索建立覆盖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完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二是在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或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规范开展绿色债券、绿色股权投融资业务。三是在加强政策协调和制度保障方面,提出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及能力的评价考核力度。

三、广州出台国内首个支持投顾业态发展政策文件。据《中国证券报》报道,4月10日,广州印发《广州市大力发展投资顾问业态的若干措施》,是国内首个支持投顾业态发展的地方政策性文件。措施提出,按照“1+4+N”框架思路推进广州投顾业态建设。鼓励本地券商类、资管类、银行类、独立投顾4类金融机构发展投资顾问业务,支持本地金融机构申请国家监管部门审批的投顾牌照,设立独立投顾管理团队;支持国内外投资顾问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等落户广州或设立分支机构;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与投顾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投顾机构加强行业数据的研究应用,发挥金融科技与数据要素的驱动作用,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四、“跨界”投资,赋能主业。据《中国基金报》报道,2023年前后,多家国内头部酒企以投资方式“跨界”。4月10日,星赛生物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茅台科创基金,2024年上半年,茅台科创基金相继投资珈硅能源、星赛生物,分别涉及储能、生物技术领域,并且两家被投企业均具有较强的学术背景,凸显了其对科技领域的兴趣。五粮液集团跨界较早,2018年联手宜宾国资以近25亿元价格,控股了奇瑞子品牌凯翼汽车。近年来,五粮液集团总部所在地宜宾市,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19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生产项目落户于此。此外,今世缘为了借助专业投资机构拓宽投资渠道,获取财务性回报,入股南京华泰金斯瑞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并连续涉猎新能源、智能设备等领域;泸州老窖与国泰君安展开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共建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推动强链补链延链,以数字科技赋能消费产业升级。业内人士介绍,科创领域包括半导体、军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和生物医药。这些板块获得资金青睐,主要是具备较大成长空间,同时进一步链接市场化投资及产业资源,扩大企业影响力,构建投资生态圈赋能主业。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栏目旨在及时收集整理资本市场重要信息供各市场参与方学习、参考、借鉴,文中涉及的任何案例、行业、板块、概念等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栏目所收集整理的信息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不作保证,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