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好读书|打开贵州这本书,阅读更广阔的世界
3月4日,“春日好读书——黔图图的新学期书单”阅读活动走进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同学们从有趣的汉字出发,探寻别样的贵州文化。课后,不少同学兴奋地说:“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汉字、认识贵州,这堂课太有趣了。”
在有趣的汉字中,感受文明的脉动
活动伊始,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桂帆带领同学们,循着汉字的脉络回溯,从甲骨文、金文一路说到现代文字——那些扁平简洁的符号背后,其实记录了古人如何观察自然、如何描述日月星辰和江河湖海。
桂帆向同学们介绍,汉字虽然形在变,意却始终未曾流失。她用“日、月、山、水、木”等字的古文字形态,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汉字与地理环境、生活场景的天然融合。学生们讨论起“安、仁、休”等常见字的象形结构时,惊喜地发现,每一个字都携带着古人的生活密码。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也映照着古人对生活与世界的思考。
桂帆老师还用字谜、成语图案,让汉字的美感与创造力在轻松的互动中跃然纸上。她说:“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颜筋柳骨又启示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她希望同学们在字里行间感受文字的力量,并在阅读中发现更多乐趣。
阅读我们脚下的土地,从这套书里《读到贵州》
如果说,汉字是联通古今的桥梁,那么描绘地方文化的书籍,则是阅读脚下土地的一扇窗。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与同学们分享了《读到贵州》这套书,从文字出发,带大家认识更多样的贵州。
课堂上,周之江老师介绍了《读到贵州》的编选理念,以及它与《贵州读本》的承继关系。他谈到,《读到贵州》并非简单续写,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拓展,选取更具时代感、更富特色的文字,力求展现更丰富的贵州文化。他向同学们分享,阅读我们脚下的土地,并不意味着只能接受已有的观点,而是要带着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阅读家乡不仅是熟悉地名、历史片段,更应深入理解这片土地的发展脉络,在文字中发现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将贵州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世界背景中去思考。
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周之江说,阅读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是一个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过程,一种持续的探索。也许未来,在座的同学们,有人会继续为贵州选编新的故事,让更多人“读到贵州”。
让阅读成为一场持续的探索之旅
课程结束后,很多同学说:“从汉字的拆解,到贵州的故事,好像一路跟古代人对话,也学到很多新东西。阅读其实很有趣”。七年级十一班的肖景渲同学则分享道:“我第一次知道编撰一本书要经历那么多步骤,也看到了非常不一样的贵州。我们家里人常常围坐在一起读书,阅读让我学会思考,也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我非常愿意将《读到贵州》推荐给对贵州感兴趣的外地朋友,让他们了解不一样的贵州。”
据悉,“春日好读书——黔图图的新学期书单”系列阅读活动还将在贵阳多所学校持续推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阅读成为一座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
文: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