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业南明||木雕转角处遇爱情

百姓就业 | 2023-12-14 18:01

由贵阳市南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携手贵州二频道《百姓就业》栏目推出的《宜业南明》特别节目正在热播中。繁华商埠,宜业宜居。本期故事的主人公何勇,来自重庆,他先做木秤后又转行做起了木雕,来贵阳摆摊创业还遇到了爱情。

何勇:我叫何勇,今年43岁,我来自重庆,13岁开始做木秤,做了八年的秤,到21岁时又喜欢上了木雕,2012年,我来贵阳开始做木雕一直做到现在。

一手握着木块,一手拿着雕针,何勇正在精雕细琢地雕刻他的新作品,他打算做一个金蝉。打胚、画线、雕琢细节,每一个步骤与细节他都追求极致。

何勇:根据个人习惯先雕嘴,再雕眼睛,把眼睛修出来,先用圆头针把眼睛固定好,然后修一下眼角,这样就生动了。

其实,在做木雕之前,何勇做的工作也是和木头相关的。因为家境贫寒,初中还没毕业何勇就跟着师傅开始学做木秤。

何勇:因为家里面条件不好,我初中还没毕业就跟着师傅学做秤,学一年没工资,后面出来工资也就30块钱一个月,又到50,再到每个月100块钱,那时候很艰难的。

电子秤普及后,木杆秤市场萎缩,这让原本生活就过得艰难的何勇难上加难,于是他立马调转方向,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就这样他和木雕的缘分正式开始。

何勇:以前是在重庆大足,21岁开始摆摊做木雕、卖木雕,去市场赶集,自己买材料来做,当时也都是混日子,觉得能够养家糊口,挣点生活费就够了。再摆了几年摊后,就开了个店,但是生意还是很难做,因为喜欢这些手工艺品的,喜欢这些木雕的人少了。

努力了几年,生意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事业不顺心,爱情也不如意,这些年他一直没找到对象。他打算换一个地方发展,于是在2012年,何勇独自一人来贵阳,来到贵阳后他的生活开始有了转机,事业爱情双丰收。

何勇:以前摆摊的时候,生意时好时坏的,我32岁来到贵阳,来了有11年了,因为贵阳这边的气候比较好,也有很多天然的木材,而且这边的蒙子木”有很多人喜欢,所以就到这边来发展了。就在这个花鸟市场摆摊,我对象就是在这里摆摊认识的。

何勇妻子程家琴:我当时认识他的时候,他在摆地摊,我就到处跟着他到处跑,当时我就看上他肯干。 

俗话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生活虽然常常不如人意,但是好在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加上有妻子的支持,所有的辛苦和艰难在何勇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何勇:赚钱很辛苦的,但是木雕是我自己的爱好,我喜欢木雕,觉得它能养家糊口,又能够让我静下心来。

何勇妻子程家琴:是挺苦的,每天要早起,找摊位,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我觉得他能有个自己的爱好,也很不错,以前觉得做木雕只是好玩,也没想到可以赚钱,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钱挣多挣少无所谓。

何勇对木雕的热爱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每一个作品他都追求精益求精,稍有不对就会反复修改,他还会变“废”为宝,瑕疵在他的雕刻下也能活起来。

何勇:这些雕出来的东西要自然,雕得不好看起来就会不自然,下料的时候都要观察一下,尽量把瑕疵避开,这样雕出来就要完美得多。这个雕的荷花莲藕,它代表就是多子多福;这个是百岁老人,是根据木材的形状雕的;这是牛气冲天,这是一块大木头,把树枝留着,雕成这些竹枝、烟斗,这个有金竹的和黑竹的。

对于木雕的生意,夫妻俩也有了其他想法,他们想在闲暇时玩玩网络,利用网络平台做直播,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木雕。

何勇妻子程家琴:因今后我们想把更好的作品让更多人知道,让全国的人都了解,让他们买到货真价实的、便宜的好东西。 

尽管岁月漫长,晴雨交加,但只要心怀热爱,即使岁月荒芜,亦能奔赴山海,静待一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