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五大商圈点亮活力新城 年轻消费引领商业蝶变
停车场上长出“洞穴村落”,废弃空间变身“城市乌托邦”;传统商圈嵌入“剧本杀工位”,书店里飘出咖啡香与音乐声;社区便民临时摊位上,烟火间是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一场关于消费场景的革新正在上演:这里以“五大消费商圈+十五条特色街区+N个社区商业”为骨架,通过“首店经济、场景革命、文化赋能”,构建起多层级、全业态、年轻化的商业生态圈,书写下城市商贸业的青春叙事,成为西南地区年轻消费力的引力场。
街区焕新 阿云朵仓重塑城市“精神原野”
在观山湖区金融城商圈,一座由停车场改造而成的“当代村落”正颠覆传统商业逻辑。阿云朵仓以“理想之野”为概念,将山野自然与洞穴村落相融合,打造“弱消费、强体验”的年轻力磁场。
供图 阿云朵仓
“我们不是卖商品,而是贩卖生活提案。”自野咖啡主理人管先生(艺名:竹官)做咖啡有三四年,合伙人则有十余年了,他表示,和合伙人之所以选择阿云朵仓,看中的正是这里“去商业化”的运营理念。
供图 阿云朵仓
自野咖啡馆内的每一处都表达着管先生的生活态度。店内的陈设,店外的场景营造,甚至门口的一朵花、一棵树都出自他的手笔。“贵阳的咖啡是很出名的,我们希望通过咖啡以及舒适的场景,让这里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聚集地。”管先生表示。
目前,这家投资30万元的咖啡馆,旺季单日销售额突破3000元,周末客流超百人。“接下来,我们将邀请部分艺术家联合做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客户。”
在阿云朵仓,每一家店铺中都是像自野咖啡馆一样的主理人店,这里没有标准化连锁品牌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主理人经济与社群文化的共生:村口市集的多元生活方式、长桌食集的烟火气、怪兽部落的主题沙龙,构成了都市青年的“精神避难所”。
供图 阿云朵仓
4月期间,阿云朵仓推出“春野脉冲”主题活动,DJ音乐现场、旧物改造计划、开放式麦音乐会轮番上演,让街区变身城市派对现场。数据显示,周末客流量突破上万人次。
供图 阿云朵仓
“在这里,每个周末都有新玩法,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既丰富了生活,也让我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常来阿云朵仓的市民肖艾表示。
供图 阿云朵仓
阿云朵仓的破圈,是观山湖十五条特色街区焕新的缩影。近年来,观山湖区以“弱化商业属性、强化体验价值”为改造逻辑,繁华市井保留市井烟火气,会展东路聚焦本土小吃,红街夜市点亮夜间经济,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以“低租金+流量扶持”政策孵化创意商业;每周举办音乐节、旧物改造、电影沙龙等活动,街区变身“开放式社交剧场”,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
商圈进化 悦然时光定义消费新主场
走进悦然时光购物中心,新山书屋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与暖黄灯光交织,咖啡香混着书页翻动声,年轻人或在“餐厅+书店”的复合空间里办公,或在文创区淘选设计师单品。这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文化地标,年均举办120场阅读活动,会员人数突破5000人,日均客流量600人次,周末峰值达1500人次。
“我们主要经营都市人的4小时慢生活。”创始人李晖表示,“新山书屋包括书店、咖啡厅、餐厅和公共空间,我们通过场景的复合打造满足用户的多元的消费场景的需求,同时,举办多场活动,构建起‘阅读+文化+社区’的生态圈,让阅读与文化真正‘渗透到城市的毛细血管中’。”
与之呼应的,是近期悦然时光“假装上班”剧本杀活动的火爆——消费者领取工牌完成“入职任务”,穿梭于商铺间,通过解谜任务兑换消费券,9类互动玩法带动商户、消费者共同参与其中,这种沉浸式营销带动商铺客流量快速提升。
“这是我们引入的原创‘IP’剧本,通过年轻人喜爱的大型实景剧本杀及‘打工人’视角,吸引年轻人,带动商场消费活动。”悦然时光企划负责人黄磊表示。
作为金融会展城商圈的核心项目,悦然时光的运营逻辑直指年轻消费者,商场运营团队持续刷新玩法:联动明星应援会、贵阳路边音乐会,全年策划50余场主题活动;夜间引入小酒馆、Livehouse,满足“晚八点消费”需求;即将启幕的第二届“洋芋节”引入AI技术,在地方美食文化中注入科技元素。这些创新使悦然时光成为观山湖五大商圈迭代的缩影。
近年来,在观山湖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的积极引导下,区域五大商圈错位发展特征显著——金融城商圈主打“时尚+艺术”,世纪城聚焦“家庭+品质”,奥体中心深耕“体育+亲子”,中央商务区探索“夜市+文创”,商贸城发力“商旅+体验”,共同构筑起多圈层、全时段的消费系统。
同时,观山湖区以增加品质消费供给为着力点,实施消费品牌拓展行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积极引进和培育重点商圈内的国际一线品牌、区域特色品牌、“老字号”品牌等,不断丰富消费供给,满足市民高端消费、品质消费、大众消费等多元化消费需求。
如今,观山湖区商圈客群年轻化、业态复合化(文商旅体融合度)、运营数字化(线上引流占比)不断提升。
社区商业 15分钟生活圈的“温度经济学”
在贵阳观山湖区,“大商圈”之外正生长出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商业生态。以社区食堂和便民摊区为代表的民生服务,通过精细化运营构建起15分钟生活圈的“温度经济学”。
每天上午11点,中铁·拾堂阅山湖社区食堂准时飘出饭菜香。自选称重模式下,3.16元/两的菜品涵盖川黔菜、粤菜等二十余种,配以2元无限续的米饭例汤。负责人吴娟娟介绍,门店日均供应20-30道菜品,特别为儿童保留清淡口味,对特殊群体实行18.8元任食优惠。作为社区“家庭厨房”,门店日均接待300余人次。
“带着孩子每周来三次,既省时又合口味。”居民李女士的用餐习惯折射出社区食堂的吸引力。这种融合普惠性与差异化的运营模式,既满足老年群体的实惠需求,又以品质环境赢得年轻家庭青睐。
暮色中的富力新天地则呈现另一幅市井图景。约百米长的便民临时摊区自成风景,20余个摊位井然有序,烧烤、炒饭、水果等美食琳琅满目。烧烤的烟火气与水果的甜香在摊位间流转,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品尝。
“这些小摊位不仅方便我们买东西,还增进了社区邻里间的交流,我觉得特别好。”正在水果摊前买草莓的居民黄敏为便民摊竖起大拇指。
“这是金阳街道办为促进灵活就业、规范市容环境打造的便民临时摊区,在去年6月正式开放,开区时间为17点至24点。”街道办吴丹妮表示,摊区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严格规范经营主体和商品品类,在守住城市烟火气的同时,也维护好文明风尚!
从热气腾腾的社区食堂到灯火通明的便民摊区,观山湖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商业实践,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生活的温度与尺度。这种“小而美”的社区商业生态,不仅缩短了居民的生活半径,更在精细化运营中创造出独特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当夜色降临,金融城商圈的天际线被霓虹点亮,阿云朵仓的银杏林下响起吉他声,悦然时光的书屋亮起暖灯,社区街边升腾起烟火气——这座年轻城区正在证明:商业的终极价值,不在于交易频次,而在于创造值得驻留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