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空间·叙谈录丨一曲一书一秋分

贵州省广播电视台故事之声 | 2022-09-23 19:36


秋分日居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日,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水。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了。

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能感受到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

秋分的本质在于收养。春生春种,秋收秋敛。春分时万物都在生发,都踏上了征程,都有无限的可能性;秋分时则是在收敛,在告别,在隐居。

古代中国人对物候的感受是细腻的。尽管秋色美好,但他们知道,大地呈献粮食作物之后,会暂时沉睡。

不禁使人想到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写下这首词时,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于山水间。尽管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一腔愁绪无法排遣。

不过,至少在欲说还休里,还有秋天供人倾诉。

于此情此景分享一首歌、一本书。

#音乐#

《秋城》是丢火车乐队的一首歌曲,这首歌献给所有在城市中生存的人们。

歌词中说: 

“九月的天像烟火是否在等待绽放

我开始不再孤单

从此成为了一种习惯”

简单自然的旋律,

温暖着都市里浮躁的你我。

其实每天能有一个人一起吃饭,

一起看电影一起聊个天,

就足够......

想到身边还有几个,

让我们挂念的人,

就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走......

#阅读#

七个短篇小说,相同人物,相同背景,以串珠式结构,首度完整呈现烟火缭绕的“邓垸世界”。从春夏到秋冬,用两个少年玩伴的纯真成长,串起典型中国乡村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时代变迁。

《永隔一江水》是青年作家邓安庆最新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品延续了邓安庆最擅长的故乡文学写作,仍围绕作者熟悉的湖北家乡邓垸展开,描摹真实质朴的人物和动人亲切的故事。

《永隔一江水》里的人物,也都不是凭空创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原型。这些原型是我熟得不能再熟的亲人们。每年回家吃席的时候,一桌的婶娘叔爷,我挨个看过去,每一个人这几十年来的际遇都在我内心中翻涌。他们中间有一些我写过, 有一些我没写,有一些我合并成为一个人物, 有一些我拆散到其他人物身上。

时间累积的力量,体现在他们的额头、发色、皱纹,还有黝黑的手掌、蹒跚的步伐、说话的声调上。这个村庄除开房屋的翻新,基本格局几十年来无大变,也许有一天这个村庄会消失,我唯一可安慰的是我为它写了一系列的文字,好歹是一点微茫的记录吧。 

——邓安庆

文本参考:万象在收藏   言又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