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贵州的理由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云数据,大分析;
小问题,大智慧。
↑无趣也好听→主播:阳野
嘎嘎: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呱呱:下一句是啥
嘎嘎:好像是“咣……咣”
呱呱:呵呵,此处冷场
嘎嘎:那你说为什么以前总是总是一边敲着锣,一边喊,难不成这还是古代消防的一部分嘛?
呱呱:你还说对了,房屋大都有木材和茅草构成,首先这些建筑材料极易着火。其次着火以后如果没有科学的灭火方式,则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且冬天干燥,烛火照明,易引发火灾。
嘎嘎:那像咱大贵阳这森林之城,会不会很容易失火啊?
呱呱:可咱也是大数据之城啊……
嘎嘎:嗯?有啥关系?
贵阳市早就开始了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建设,森林防火管理工作也进入智慧模式。贵阳通过大数据建立的有远程监控视频端,每个视频监控点的监控范围为3至5公里,平均一个监控点能覆盖约20平方公里,视频监控精度可以准确到米。
贵阳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除了山上的监控外,我们还接入国家林草局的卫星监控系统,一旦贵阳及周边出现热点,就发出火情预警;如果出现火情,则可以通过无人机的定点捕捉,及时跟进和发回实时信息。而作为森林防火的数字化补充,地上卡点与巡逻队、护林员同样不可缺少。”
天上有卫星,山上有监控
空中无人机,地上消防员
全方位、全天候
立体式监测“千里眼”
任何火情都难逃!
在构建监测体系基础上,贵阳市进一步建设了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拥有接警管理、灾情管理、专题数据、业务管理和接警提醒等功能。
过去消防员接到火灾报警电话,需要用纸详细记录接警时间、地点、联系人等信息,光火情核实可能就要花1个小时以上。
如今,接到报警后,平台结合远程视频监控,综合报警地址、报警电话、通知区县、是否火灾、火灾类型、市局出警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置,半个小时内就能确定灭火方案。基于大数据,人力物力配置更加优化,救火队员可以快速赶往现场,打早打小打了,森林防火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