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点亮”旅游公路

贵州交通广播 | 2024-10-03 16:29

黔东南州镇远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武陵、苗岭两山交会处,是一座隐藏于大山深处的重要关隘,素有“滇黔锁钥”“湘黔咽喉”“入黔咽喉”之称,历来为“黔东重镇”,也是红军长征继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的重要战略要地。

跟随笔者的脚步,我们来到这片土地,除了欣赏独特的古镇风光外,我们沿着公路探寻红色足迹,倾听历史的声音。

初夏时节,我们来到镇远县境内的国道551线、211线“重走长征路”。在上世纪,红军长征曾在此穿行。追溯红色典籍中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史诗,为公路交通沧桑巨变而震惊,为公路建设者的战天斗地而钦佩。

位于G551镇福线的中央红军文德关战斗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也曾在此历经三次转战,先后在此发生大小战斗6次,其足迹遍及12个乡镇。

这段话记录了红军攻克镇远县在物资和精神上取得的重大守护,也印证了镇远县在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作用。

1934年12月24至27日,为掩护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西进,红一军团、红九军团攻打鼓楼关,抢占入黔关隘镇远城,在两路口、文德关等湘黔要道重要关隘拼死阻击国民党军的攻击,摧灭蒋介石企图将共产党和红军消灭在清水江以北与舞阳河以南地域的阴谋。“鼓楼关阻击战”“两路口阻击战”“祝圣桥阻击战”“文德关阻击战”等,为中央红军抢运镇远军备物资,保证红军渡乌江赢得时间。

中央红军两路口战斗遗址(G551镇福线两路口周边)

镇远攻坚战是红军自进入贵州后遭遇的第一场激烈之战,充分展示了红军将士的英勇和决心。镇远县人民政府在G211线(原X828镇台线)鼓楼坪村设置中央红军鼓楼关战斗遗址,在G551线(原两五公路)设置中央红军两路口战斗遗址、修筑文德关战斗遗址。

中央红军鼓楼坪战斗遗址(G211银榕线一侧)

1955年7月至10月中旬,镇(远)台(江)公路由省公路局测量队三分队测设,由省交通厅公路局和地区派员组成的雷台剑公路工程指挥部负责施工,由原来的X828镇台线升级为G211银榕线;两(路口)五(里牌)公路起于镇远县两路口,接黔湘线280.4公里处,经白家坟、五定堡至蕉溪,跨濞阳河沿河左岸而下经泡木溪、三拱桥、铺田、鸡鸣关至青溪,再跨濞阳河至五里牌,与黔湘公路339公里处衔接,是镇远至岑巩、玉屏的捷径,该线建成通车,前后经历40余年,现升级为G551镇福线。当前两线镇远县区域内路段是镇远公路管理段在管养。

今天的红色公路上,沿途青山绿水环绕村庄,常见的景观点缀在两路旁。一道道橘红色的身影与路相依、以路为家,镇远公路管理段从革命历史中吸取正能量,用心守护留存着的红色遗址公路。

中央红军鼓楼坪战斗遗址(G211银榕线一侧)

2022年,镇远公路管理段实施G551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对原路面进行路基路面修复、交安设施精细化提升和景观绿化美化提升,为镇远县、施秉县、黄平县3个县(市)及辖区民族乡镇群众提供交通出行便利;积极探索“党建+主业+产业”新发展模式,有效利用G551、G211沿线土地资源优势和国省干线公路的纽带和辐射作用,着力推动“关口葡萄”“鸡鸣西瓜”“烤烟”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增添交通动能。

一条条公路如玉带,蜿蜒盘旋在群山峻岭中,连接起一个又一个村寨,也缀连起历史和未来。红军经过镇远时,留下了许多英勇战斗的革命事迹,一代代公路人将伟大的长征精神传承下来,并在公路人的血脉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