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丨文物里的世界:东汉血珀司南佩

贵州卫视 历史上的今天 | 2023-07-10 06:50

鸣谢:黔西南州博物馆


让我们进入文物里的世界,通过一件鲜有人知的琥珀配饰了解两千年前古人的配饰喜好。

这件馆藏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博物馆的——东汉血珀司南佩,属国家一级文物。这件配饰于何处出土?为何古人会制作这样一件配饰?

在黔西南州兴仁市交乐村一带的山野中,散落着百余座墓葬,这是汉代文明在这里留下的遗迹,它们被统称为“交乐汉墓群”。这件血珀司南佩正出土于此。它宽3.2厘米,高1.5厘米,是目前已知同时期较大的一件;它色红如血,莹润光亮,置于灯光下,通明透亮,血丝均匀,内部脂质清晰可见,为血珀中的上品。

血珀是琥珀中的一种,因色红如血,故称“血珀”。汉代文献多将“琥珀”称为“虎魄”或“兽魄”,谓之“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而成。有的认为琥珀是老虎的眼泪,或是老虎死前目光凝聚而成的宝石,由此认为琥珀能趋吉避凶、镇宅安神。实际上,琥珀是松柏科、苏木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地下,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经千万年石化的结果,因大多数由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又称“松脂化石”,带有松香气味。由于它的罕见,常被古人制成高级配饰。这件血珀配饰,中央用砂砣磨制出双阴线槽,将其一分为二,上下两端刻饰方形脊纽,代表了古代司南的勺和盘。那它又为何会制成司南佩呢?

司南即指南针,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由勺和盘构成,无论盘如何放置,勺如何转动,最终勺柄的定向始终向南。汉代盛行阴阳之说,司南是看风水必用的堪舆之器,人们遂仿司南之形,制作佩饰,随身佩戴,用于辟邪厌胜。另外还有一说,认为司南佩为汉代皇族控制高官的赏赐品,寓意对皇帝忠心不二。再者根据文献记载,汉代先民已经知道琥珀具有静电效应,因此将琥珀用于制作司南佩,从物理特性上也极为贴切。交乐汉墓出土的这件血珀司南佩,是迄今为止,贵州省发现的唯一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