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里吹来的唐风

现代快报 | 2022-02-17 11:57

《唐朝人的日常生活》 于赓哲/著

世人读史,以帝王将相的政治史,成王败寇的英雄史为重。关于普通人的微观历史,鲜少研究。《唐朝人的日常生活》是于赓哲的第二本关于隋唐日常生活的科普性读物,旨在通过“洛阳一日”“郊野生活”“大唐新语”“食在大唐”“大唐书法”“青楼逸事”“外来文化”,以及“武后宫廷”八章内容,向读者展现隋唐人的日常生活图景,折射隋唐时代风华。

隋唐两朝,历时300多年,李唐王朝,更显风华绝代。两个朝代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期之一,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分裂格局之后,形成的两个大一统王朝。这两个朝代的特点,是经济蓬勃发展,对外交流通达,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在建筑、天文、医学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唐文化传播深远,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亚洲文明,乃至于西方文明的进步。

在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历史大背景下,隋唐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说隋唐人,必须从洛阳与长安这两座都城谈起。今天的洛阳,虽然只是一个副中心城市,但它不仅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还是东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随着隋炀帝迁都、修建大运河而兴盛起来,武后则天、唐玄宗多次驾临,可见其重要性。可惜,安史之乱后,洛阳也像李唐王朝一样,一点点衰败了。即便是那位真真假假,似有似无的颇受唐玄宗宠爱的梅妃,也像用来幽会的上阳宫一样,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现代人熟悉长安,影视剧功不可没。人气最高的,要数由马伯庸原著改编、雷佳音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剧中详细地描述了长安城的布局,以及城市管理与市井生活,是部特别“唐风”的电视剧。长安城由隋初始建,是个规整的长方形,沿中轴线严格地左右对称。皇家宫殿靠城北,百姓们生活都在南面。比较起来,北面戒备森严,南城却是长安人积极活动的场所。

大唐时期,西风东来,民风开放,长安人是喜欢在外游玩的。《大明宫词》里的太平公主与薛绍初遇,便是在长安城里的上元灯节,人群熙熙攘攘,热闹极了。唐人游乐,能从年头游到年尾,他们比现代人拥有更多的节日以及庆祝活动。温饱固然重要,但唐人爱玩的天性,我们自愧弗如。

唐朝人在清明节,玩“斗草”和“荡秋千”。出外踏青时,妇女和儿童就在郊外空场荡起秋千。据说,还有“百尺之高”的竞技活动。长安人的“上巳节”,是每年三月三日在水边进行祭祀和沐浴。谁让长安城地处关中平原,周围水系丰富,“八水绕长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令长安人多享了一份天赐的快乐。端午节、重阳节这样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更不必说了。倘若不热闹,王维也不会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喧嚣的时刻,人群里的他,才越思乡吧。

提王维,更要说李白。诗仙李白,醉酒当歌。于赓哲在本书里,并未讨论李白的诗有多好,而是说“李白喝的什么酒”?尽管许多学者认为唐代就有了蒸馏白酒,但于赓哲支持李时珍的观点,唐朝人喝的白酒就是颜色发白的米酒,度数不高,类似于日、韩清酒。其实,蒸馏酒的酿酒之法得自域外,应该是元朝人带来的。难怪李白饮清酒,千盏不醉。但换言之,放在今朝,李太白仍是海量,最重要的,人家酒后还作诗!

身处一个时代,就有这个时代的活法,所有人,莫能逾越。就像遥远的长安人,有酒喝有茶饮,还可去郊外游宴嬉戏。也许,那就是他们最好的时代。而我们,只能在书页里沐浴着唐风,遥祝长安人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