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守护健康,远离“沉默杀手”
高血压的危害极大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约1/3,其中80%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在这些因心血管疾病离世的人当中,有940万人是因高血压并发症而死亡,至少45%的心脏病死亡和51%的脑卒中死亡是由高血压导致的。
高血压是真正的“沉默杀手”,其可怕之处在于,很多患者只是偶尔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甚至可能毫无察觉,因而忽视了治疗。然而,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眼睛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引发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眼底病变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数据显示,69%的心梗患者、77%的卒中患者以及74%的心衰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而且高血压还会增加房颤等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防控。
如何诊断高血压
血压通常基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划分为以下几种:
根据我国成人高血压指南,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如果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我国成人高血压指南,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如果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掌握健康主动权
1.成人定期监测:18岁及以上成人应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密切关注血压变化。
2.高危人群重点关注: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以及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应经常测量血压。
3.医疗机构测量:医疗机构应对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
4.患者自我管理:积极鼓励高血压患者在家庭开展自测血压和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5.推荐血压计选择: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来源:健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