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 | 吴国邦:以青春之我 筑振兴之路

贵州省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04-29 16:17

4月28日,“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贵阳举行,活动发布了20个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农业创新、非遗传承、电商助农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在发布活动上,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黎平县孺子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吴国邦做了题为《以青春之我 筑振兴之路》的讲话。下面我们来回顾他的讲话原文:

大家好!我是吴国邦,一位返乡创业者,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我为“牛司令”。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创业历程与感悟。

一、返乡创业遇困境,多方助力破难题

从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逐渐站稳脚跟,事业有了较好的发展,但因为什么?毅然放弃上海陆家嘴的繁华,回到家乡黎平创立养殖合作社。起初,资金短缺、技术空白等诸多难题接踵而至。首批引进的西门塔尔牛突发肺炎,没有专业设备,仅凭网上资料根本无法精准诊断,那段时间我守着牛棚彻夜难眠。

关键时刻,团系统成为我最坚实的依靠。团县委组织青年创业志愿者团队,帮我联系省内畜牧专家;团州委牵线搭桥,为我争取“青创农场”项目支持;团省委将合作社纳入“乡村振兴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安排资深创业导师一对一帮扶,还邀请农业院校青年科研团队入驻。在团组织的帮助下,我参加“青创训练营”,学习现代化养殖技术和企业管理知识。同时,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我们引入智能养殖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牛群数据,实现科学养殖。如今,我们在六背山和凤凰山拥有养殖基地,合作社存栏牛稳定在 500 多头。

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   吴国邦

二、开拓市场谋发展,政企携手绘新篇

产业稳定后,我将目光投向大湾区市场。2024 年,在广州创立“大锅铲”贵州酸汤火锅品牌。人社厅提供从公司注册到劳动法规解读的创业指导,团系统从解决资金难题到商业模式优化给予全方位支持,助力品牌发展。如今,“大锅铲”单店最高日销突破 20 万元,已在大湾区开设 8 家门店,年销售额达 8100 万元,计划到 2025 年底突破 50 家门店。我们还计划与职业院校合作,建设人才培训中心,打造“培训 + 实践 + 就业”一体化平台,为餐饮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三、践行初心担使命,整合资源惠民生

在事业发展的同时,我始终不忘创业初心,积极整合资源,帮扶“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弱势群体。依托母校资源,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转化科研成果;联动发达地区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资助困境儿童等公益活动。在就业帮扶上,优先吸纳残障人士和困难家庭劳动力,带动群众就业 7200 余人次,发放务工报酬 180 万元 。我们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开展 50 余场公益活动,惠及 2000 余人次。

一路走来,我获得了许多荣誉,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黎平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贵州五四青年奖章、新时代贵州人等众多奖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各位领导、朋友们,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展开。党和政府为我们构筑起坚实后盾。大学生朋友们,你们拥有知识、思维和勇气,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此,我诚挚邀请大家加入返乡创业队伍,以青春之名,在乡土大地上书写奋斗篇章!我坚信,当青春理想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定能绽放出最绚丽的时代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