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人,社银服务“一触即达”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 2025-03-23 14:52

2024年,遵义市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核心,深化“社银一体化”服务改革,将社保经办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社银一体化”服务点2144个,覆盖62项高频社保业务,惠及群众超23万人次,真正实现了社保业务“就近办、马上办、一触即达”。

▲余庆县农商行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群众进行人脸识别办理社保卡激活业务(遵义图库·黄连河/摄)

从“跑断腿”到“家门口轻松办”

“以前办社保得跑政务大厅,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下楼到银行就能办,几分钟搞定!”在贵州银行遵义分行营业部,年过七旬的朱家琴通过自助终端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后感慨。朱家琴退休后从毕节市金沙县搬到遵义定居,过去每年认证需返回原籍,如今“社银一体化”服务让她免去了奔波之苦。

遵义市“社银一体化”改革始于2023年,以“参保缴费不出村、待遇领取不出村、权益查询不出村”为目标,率先在全省探索“社保+银行”深度合作模式。

2024年,这一改革进一步扩面提质。在服务点建设上,遵义市坚持“城乡均衡”原则,针对偏远乡镇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2024年新建的897个服务点中,656个布局在乡镇和村居,占比超73%。

目前,全市服务网络已覆盖各县(市、区)254个乡镇、2000余个村(社区),形成“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3公里”的便民服务圈。合作银行也从最初的3家扩展至9家,贵州银行、交通银行、农商银行等机构共同搭建起多元化服务矩阵。服务事项从34项拓展至62项,涵盖养老认证、社保缴费、信息变更等高频需求。

▲新蒲新区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为老年人进行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年审(来源:遵义新蒲长征村镇银行)

“科技赋能+精准培训”

在道真自治县农商银行“社银一体化”服务点,工作人员冉德龙正在为村民演示智能柜机操作。只见他轻点屏幕,选择“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选项,引导村民进行人脸识别,1分钟内便完成业务办理,“系统支持身份证读取、人脸识别双重验证,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

贵州银行遵义分行客户经理苏诚臣表示,该行201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均配备社保自助终端,并安排专人引导:“我们要求柜员既懂金融又懂社保,变‘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

为提高群众知晓率,遵义市打出宣传“组合拳”。线上,制作政策解读短视频、动态流程图,通过“遵义人社”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传播。其中,《1分钟教你办社保》系列视频点击量超50万次,评论区满是“实用”“清晰”的好评。线下,组织开展“社保服务进村寨”活动88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

此外,全市建立200余个“社保服务微信群”,日均处理咨询超500条。红花岗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张海表示:“群里不仅有文字解答,还会定期推送语音提醒,方便不识字的群众。”

▲交通银行贵州“社银一体化”服务点(来源:遵义网)

“小网点”释放“大能量”

2024年,银行依托社保业务新增农村客户超8万户,村级服务点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

道真自治县社保局局长廖志均算了一笔账:“每个村级点至少配备1名本地人员,既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因熟悉乡情提升服务效率。”

更有意义的是,平台通过业务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出1.2万名未参保困难群众,协助政府落实帮扶政策。

金融“活水”的注入也为农村经济带来新活力。在播州区乌江镇,农商银行依托社保服务拓展“黔农e贷”业务,为200余户村民发放低息贷款超千万元。

遵义市计划进一步深化“社银一体化”改革,2025年将新建服务点1000个,重点向少数民族聚居村、边远山区倾斜,实现行政村100%覆盖。服务功能也将拓展至失业保险申领、工伤认定预审等20项新业务。

此外,技术升级也在同步推进。2024年底上线的“社保服务地图”小程序正在测试新功能,未来群众不仅能查询最近服务点,还能实时查看排队人数、预约办理时段。

从“跑多次”到“一次办”,从“窗口排长队”到“家门口轻松办”,遵义市“社银一体化”改革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了“民生无小事”的执政理念。随着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这张“民生名片”正为黔北大地注入更多温暖与活力。

全媒记者:周粲 周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