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入编!他毕业回村巧用技能一路开拓,唤醒沉睡的乡村宝藏!
“拓渠”强双基,“村招”激活力。贵州省2024年面向优秀村干部专项招聘的“村招”项目,已经落下帷幕。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建超给自个争了一口气,成功获聘,成为了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仁广村走出去的第一名大学生,2011年,唐建超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返乡创业,虽然备受争议,可他不气馁,一心想带着大伙致富。现在,他逐渐成为仁广村发展的领路人。
冬日清晨,贵州省松桃县盘石镇仁广村被寒冷包裹着。村党支部书记唐建超像往常一样,麻利地煮了一碗面,热气腾腾的面下肚,他便扛起镢头就往地里赶。冬至一到,仁广村就像被塞进了大冰柜,气温 “嗖” 地一下就降到了零度以下。村里的稻田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建超:我们村海拔高,很缺水,不让水往外流,来年才好筑田坎,把田坎筑牢,下雨就可以积水。
虽说冬天田地里的活计不多,但唐建超就是闲不住。因为村落地势高缺水,水稻种植规模一直受限,所以村里才开始探索发展油茶种植。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建超:我们村油茶种植500多亩,去年开始挂果,2024年产量特别高,油茶籽10元一斤,这个产业相当好,我们准备在油茶地放蜂箱,和养蜂的产业联合起来一起做。
在村民们眼里,这片油茶地就是金元宝,是大伙增收致富的新希望。这产业能有今天的模样,唐建超没少出力。他是仁广村第一名大学生,如今村民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2011年,唐建超辞掉了原本的工作,铁了心要扎根家乡干出一番大事业。纵然起初乡亲们不理解,但他毕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始终觉得自己该为家乡做点什么。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建超:当时我是没有成功的,所以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仁广村做出成绩来,我每天都在学习干农活、烤烟技术、陪护油茶技术,每次招考,只要有机会,我都参加。
2011年,唐建超作为后备力量参与到村里的会计工作中。他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一股脑儿地用到了田间地头,还带着村民们一起钻研烤烟技术,慢慢地把产业规模给扩大了。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建超:2012年,我带领老百姓种植烤烟580多亩,那年天气好,也算是地利人和,收入达到了180多万。从那时候开始,村民就相信我了,说我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而是苦干实干的人,他们相信我可以带领他们致富。
打那以后,唐建超就一直在村两委任职,一门心思地琢磨着怎么给乡亲们找更多的致富门路,后来他又领着村民们搞起了养蜂业。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唐建超:我们现在养蜂有三百多箱,都是散养的。
村里的养蜂箱都放在悬崖下面,就为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的养殖方式。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唐建超 :今年我们有三百箱,平均一箱产蜜20斤,一斤一百五十块钱出售,养蜂对于增收很有帮助。
为了能让蜂蜜产量再往上提一提,唐建超还用上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蜂窝附近装了远程监控系统。只要一发现有外来的 “不速之客”,他们就能及时进行人工干预。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建超:我们是从2020年开始养蜜蜂的,装有监控,便于管理。
眼瞅着乡村振兴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唐建超的心里又有了新的盘算。村里有丰富的红石林资源,唐建超打算打造全国最大的红石海旅游风景区,他带着村民们上山拓荒开路,为发展旅游业打基础。
在老村支书的眼里,39岁的唐建超就是村里发展的顶梁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毫不含糊,一心扑在村务上。
唐建超为村里做的这些事儿,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听说他在贵州省2024年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中成功获聘,大家都为他高兴,因为他能继续为村民们谋福利了。
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仁广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唐建超: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一般都只招35岁以下的,今年我39 岁,真的没有想到,我赶上了好政策,能够如愿以偿地入编入制了,很感谢我们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激励政策。考上后,我的生活、家庭各方面都改善了,这样我就更加有精力,更有信心为村里的发展谋划,做更好更大的贡献。
在唐建超看来,这项政策解除了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干活更有劲儿。只要在基层踏踏实实地干,总有一天梦想会照进现实。
唐建超从一个被村民误解的返乡大学生,一步步成长为乡村发展的领路人。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乡村土地上,只要心中有热情,肩上有担当,心甘情愿把青春与汗水尽情挥洒在乡村的田野上,就能唤醒那些沉睡的资源,点亮乡村发展的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