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农民日报客户端 | 2025-11-22 17:15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锚定“制度规范、问题治理、数字赋能”主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督运行机制,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全区农村集体财产在规范运作中实现保值增值,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据自治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负责人介绍,广西将制度建设作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先手棋”,着力破解账目混乱、监管乏力等难题,构建“政府主导、专业运作、多元联动”监管格局。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构建纪检监察“室组厅”联动体系,印发多项工作方案与操作指引,明确各级职责和整治重点。建立常态化审计机制,每5年开展一轮全覆盖审计,积极探索组级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加快推广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应用,规范会计核算,搭建区市县三级交易平台,推动集体资产进场公开交易。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健全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形成长效监管格局。

目前,全区已建成自治区交易平台1个,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7个、县级交易中心107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有力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进场交易规范化、市场化。今年1月—6月,全区农村集体资产进场成交924宗、成交额5.42亿元,其中线上交易宗数、成交额分别占比32.36%和19.21%,比例稳步提升。

柳州市三江县布央村集体整合各种扶持资金,引导村民以茶园入股,在村集体里共享景区的门票分红。梁家炬 摄

广西聚焦村级财务、集体经济合同、工程管理、村级债务四大关键领域,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重点整治坐收坐支、“小金库”、白条入账等违规行为;在合同与工程管理领域,分类处置问题合同,紧盯项目审批流程;在村级债务整治中,全面排查并重点整治违规举债行为,建立健全监督运行机制。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门累计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问题线索100多条,直接推动返还群众财产折合金额6240多万元。

同时,广西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效能。依托全国平台构建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全面开展资产清产核资,精准掌握资产底数。推广使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推动村级财务由“手工账”向“智能账”转变,监督模式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升级。“广西总结推广梧州市整市推进试点经验,明确要求全区所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使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会计核算。”该负责人说。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区已有1.46万个村级组织在全国财务管理系统建立账套,占比96.45%;1.36万个村级组织开展记账,占比90.04%。其中,梧州市所辖县区的896个村级集体已连续两年实现系统规范记账。来宾市75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751个完成全国财务管理系统使用,占比99%,财务数据准确率提升至99%,报表生成效率提高80%,彻底扭转了过去“糊涂账”“口袋账”的被动局面,为全国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来宾经验”。

作者:邓蕾雅 潘光艳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