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制造丨上海电气“驭风”的龙里速度
3月开工建设,9月首支叶片下线,这是2024年上海电气贵州龙里产业园风电叶片项目的发展速度。作为国内领先的风电整机设计与制造商,上海电气早在2012年就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装备了贵州最早的风电标杆项目的风电主机,随着上海电气龙里风电装备产业园建成落地,一条新能源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在上海电气贵州龙里产业园,工人们正用拖车将刚生产好的风电叶片运到堆场,这个长度达98米的叶片,在生产车间里经过10道关键工序,历时2天就能完成。公司150多名员工中,有70%来自贵州,家住龙里县的张道辉就是其中之一。
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人张道辉向记者介绍,他正在操作的是叶片里的脊梁骨。之前没有接触过,来了之后公司给他们培训了一个月就上岗了,在这里包吃包住,一个月勤快的话可以拿到七八千元。
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人张道辉
投产三个多月,车间的两条产线已经生产了近百套支叶片,主要销往贵州和广西的风电场。
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晓琳告诉记者,他在风电行业已经有10多年了,培养了一批风电的优秀人才,有10多名高级工程师,设备也比较先进,叶片成型是一体封装,2025年又引进了2个新项目,增加到4条产线。
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晓琳
在企业的展板上,梳理出了从签约到首支叶片下线的8个关键节点,不到半年时间,不仅完成了3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建设,更是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
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勇介绍,在上海电气的项目当中,龙里项目是排在前列的,大家把它界定为“珂立速度”。实际上大家觉得应该是龙里县的速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政府部门对接,比如说在设计阶段,规划局帮公司在做规划上的一些审批、图纸的确认,到基建的过程,住建局提供了有力保障,项目快要落地投产的时候,交通局又为产品的运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勇
风电叶片是产业园首个投产的项目,园区今年还将建设整机制造基地、新型碳纤和玻纤制品成型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后产业园能带动700多人就业,预计年总产值将超过20亿元。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总经理王自贤表示,“十四五”以来,贵州省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上海电气非常看重贵州在西南地区新能源发展的先发优势,所以公司在2023年选中了龙里,做了西南地区的下一轮产业规划的基地,会在龙里产业园打造风电的上游材料、核心部件、零部件主机,包括下一步的运维售后以及培训的风电全产业链的基地。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总经理王自贤
今年上半年,一个投资近40亿元的风电场项目将在龙里县启动建设,采购的正是产业园生产的风电叶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工信局副局长刘荣海表示,随着中广核二期项目推进,贵州地区对风电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下一步将围绕现有的风电产业,引进塔筒等配套招商项目,进一步做大龙里风电产业集群,为打造全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作出贡献。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工信局副局长刘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