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齐鸣传薪火 少年乐团绽芳华——2025花溪之夏“聂耳”青少年乐团展演艺术周乐团交流活动
7 月 22 日,贵阳市花溪区第二小学的校园被悠扬的乐声笼罩,2025花溪之夏·“聂耳”青少年乐团展演艺术周乐团交流活动在此热闹启幕。此次展演汇聚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贵阳市花溪区第二小学、毕节实验学校的学生们齐聚一堂,用交响乐的多元魅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传承和弘扬了音乐文化。
这场跨区域交流活动不仅是三校艺术教育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以音乐为纽带的心灵对话。活动开始,三校领导刘仕忠、牟向红、张梅、李铮等出席致辞,强调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期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在音乐的浸润中,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演出环节,三校乐团各展风采。毕节实验学校率先演奏《千与千寻组曲》,西洋管弦乐先声夺人,音符灵动如精灵,带人进入奇幻世界;打击乐加入后,定音鼓沉稳、小军鼓灵动,节奏活泼,尽显少年面对未知的坚定与雀跃,音符里满是 “面对挑战不退缩” 的感悟。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演绎《库洛莱娜的姑娘》,弦乐似潺潺溪流,流淌出美妙旋律,勾勒姑娘的温柔美丽;木管乐器添明亮色彩,展现姑娘阳光下起舞的欢快,精湛技巧将异域风情诠释得淋漓尽致,显扎实功底与驾驭能力。
贵阳市花溪区第二小学奏响《诗人与农夫》,激昂铜管点燃现场,显农夫的辛勤热情;弦乐与木管交织,如诗人田园沉思吟唱,复杂配合中,同学们有条不紊展现乐曲情感层次,让观众感受音乐力量与魅力。
三校合奏《毕业歌》最动人。在张洋老师指挥下,200余名小乐手并肩,大提琴、铜管等交融成磅礴交响,旋律激昂,有对过往的留恋,更有对未来的憧憬,推高现场气氛。
活动中,三校互赠地域文化礼物,师生结对交流,交换祝福纪念册,笑声与乐声回荡校园。
此次活动是跨地域美育对话,展示艺术教育成果,推动京黔教育理念融合,为“跨区域美育合作”提供样本。未来,少年们将继续在艺术之路探索,用音乐书写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