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之美 丨 长征是什么?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这样一句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长征是什么?对于学生时代的我来说,长征是记忆犹新的课文。它是《七根火柴》里品格高尚的无名战士,是《金色的鱼钩》里精心照顾战友的老班长,是《飞夺泸定桥》里无所畏惧的二十二位勇士,是《七律·长征》大气磅礴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长征是什么?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长征是黑暗天际间迸裂出的一道照彻大地的光亮!因为参与“贵州教育大讲堂”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长征精神之美》的策划和摄制,重走长征路线、重访长征故地、重温长征故事,让我们触摸到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开学第一课 就要唱响红色主旋律
2023年底,贵州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处开始策划“贵州教育大讲堂”2024年度选题。在每年的12个选题中,春秋两季的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是重中之重。
开学尤其是秋季学期开学,意味着新起点,寄托着新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学第一课”更是“大思政课”的重要一环。讲好“开学第一课”,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广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理想与信仰的认识、对奋斗和担当的理解、对梦想和未来的憧憬,意义非常重大。“开学第一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爱国主义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要讲好中国故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青年学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2024的重要时间节点特别多:“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五四运动”10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在这么多的题材中,选择什么来作为“贵州教育大讲堂”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的节目主题呢?
首先必须是“红色”!因为“红色”是中国最鲜亮的底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史是“大思政课”最生动、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教科书。经过多次深入细致的讨论,节目策划组决定以贵州红色资源为依托,以“长征”为素材,让广大师生从革命先辈的精神意志与思想追求中汲取力量。
其次,必须有贵州元素。长征路线宛如一条红色的飘带,一头连着长征出发地江西,一头连着长征落脚点陕西,两个端点间的贵州在这条红飘带上留下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长征途中最为浓重的色彩。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范围最广的省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打出了一片红色新天地。红军在贵州,每一转,局势为之一变,每一折,前景为之一新。
开门办“贵州教育大讲堂”。90年前出发的长征,从江西出发、贵州转折、陕西胜利,红军一共穿行了中国的15个省区,江西、贵州、陕西,因长征血脉相连。在进行节目策划时,主创人员分别与江西省、陕西省教育部门进行了对接、沟通。两省教育部门的领导盛赞节目创意站位高、立意深、时机好,节目形式新颖、独特,同意三省联办“贵州教育大讲堂”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长征精神之美》。
重走长征路 触摸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贵州教育大讲堂”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的主题《长征精神之美》确定以后,贵州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处组织节目主创人员先后前往江西省瑞金市、于都县、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实地调研,收集资料、遴选参录嘉宾和参录院校。
在江西赣州调研期间,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科科长黄云、原中共瑞金市委党史办副主任曹春荣、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研究员刘洪等党史专家、研究学者等专门为节目组进行了长征历史的专题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各位老师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关于长征,他们也是研究了一辈子,掌握了相当丰富的材料,也有很多有影响力的著作。但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络上的很多材料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会产生严重的误导,这让他们非常焦虑。搞党史研究,搞长征研究,虽然研究无禁区,但是宣传有纪律、言行有规矩。长征中的很多东西,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都是有历史定论的,进行节目文稿创作的时候,就应该以权威材料为准,而不能使用非官方的材料。所以,节目组文稿团队在收集文字素材时,都是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官网,江西、贵州、陕西三地党史研究室官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强国等权威党史研究平台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经过两个多月的筛选,节目文稿团队共整理出50余万字的长征文稿素材供创作参考。
在江西调研期间,节目组来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研究、展示机构和叶坪一苏大旧址、沙洲坝二苏大旧址、云石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十七棵松华屋村、于都红军渡口等地,仔细查阅有关长征的文件、图片、实物材料,触摸那段凝结着血与火的历史。在陕西调研期间,节目组来到吴起县中央红军会师纪念园、纪念馆和延安革命博物馆、杨家岭革命旧址,追寻红军在陕西的长征足迹,充分学习长征精神的文化内涵。
如果把长征比作一条红飘带,那么贵州在这条红飘带上留下的色彩最为厚重。贵州在红军长征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的地区,而且还是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节目组将贵州的讲述重点放在了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上。遵义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革命顺利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地区,成功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经典战例。一组组环环相扣的战斗,败中有胜,胜中有败,先败后胜,反败为胜,展现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长征红飘带 重整行装再出发
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出发,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长征是黑暗天际间迸裂出的一道照彻大地的光亮,它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接续历史,现在的中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贵州教育大讲堂”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长征精神之美》完成节目文稿创作后,按照程序送交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吴起县委党史办等单位进行了核稿、把关、修改。2024年6月起,摄制组前往江西赣州、陕西延安、贵州遵义等地进行素材拍摄。2024年7月,节目进入后期编辑阶段。
在节目呈现效果上,使用什么场景进行讲述?选择谁来作为节目主持人?
节目组在选景的时候注意到,集文化、科技、艺术于一体的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通过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展示长征的历史和精神,让参观者沉浸式地体验长征的伟大征程。编导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气势磅礴、引人注目的红飘带建筑,非常适合作为“长征精神之美”节目的外景地。经过对接,“红飘带”方面派出专门团队配合摄勘组进行勘景。摄制组原计划把所有的主持场景都安排在“红飘带”馆内,利用周一闭馆时间集中进行拍摄。但是暑假里人气越来越旺,场馆内游客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无法达到节目录制时静场收声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在“红飘带”场馆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和稳妥安排下,摄制组利用旅游团队先后进场的空档,抓分抢秒地完成主持人在“红飘带”场景的讲述场景录制。其它讲述场景在演播室中另行搭建。在前期采访中,节目组收集到了大量的文件、图片、影视图像。为了进行形象化的展示,摄制组决定利用好“档案”元素,在演播室里搭建了档案馆、放映室、陈列馆等三个讲述场景。导演组专门从影视公司租借了电影放映机,采购了红军军旗、军号、马灯等道具,喷绘打印了讲述所需的历史档案复印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室内讲述场景完美出炉。
“贵州教育大讲堂”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节目组在完成一次次节目策划、制作、播出的过程中,也会非常注意各种资源的累积。2024年5月,导演组在贵州大学录制《自信担当之美》节目中注意到,贵州大学青年教师谢成吉表现非常优秀。通过接触了解,谢成吉当年在贵大读书时就是校辩论队成员,还参加过国际大赛。在贵州大学工作后,参加了全省教育系统统战故事演讲比赛,荣获了一等奖。就这样,在贵州大学的支持下,经领导批准,外形帅气、普通话标准的谢成吉被选为了“贵州教育大讲堂”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长征精神之美》的特约主持人。
岁月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征程,永不停歇。
103年前,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群青年人,登上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人。90年前,一群年轻的士兵,走过漫漫征途,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铸就了苦难中的辉煌,成就了百年伟大荣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美。这种“美”,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美、“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之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之美、“勇于自我革命”的自省之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之美。
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在艰难险阻中一路勇毅前行。他们血战湘江,遵义转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走出大草地,突破腊子口,胜利大会师……两年,十八万将士、六万五千里征程,一次次的绝处逢生、一幅幅的历史画卷,凝聚成熠熠生辉的长征精神,指引着我们奋斗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回望长征,这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中红军所形成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人民军队和人民大众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更加伟大的征程上,中国,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筑牢爱国基石、弘扬长征精神,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尽展奋斗之美、胜利之美。
让我们共同致敬红军战士,致敬每一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