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制造丨依托资源优势,强化科技赋能,贵州工业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5-05-06 20:03

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着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富矿精开”,贵州坚决落地落实一揽子推动实体经济增长、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举措。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增速自2023年以来连续8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眼下,贵州各地立足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工业产品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在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精深加工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区的这家机器人制造企业,工程师正远程测试一台隧道打孔机器人。该机器人拥有高精度的液压机械臂和履带式底盘,可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市政建设方面开展灵活高效的钻孔作业。

贵州国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发部软件组组长 谭武贇

贵州国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发部软件组组长谭武贇介绍,这个设备臂臂展可以达到6.8米,前端负载可以达到200公斤,设备完成遇阻打孔的时间是90秒,是传统人工的6至8倍。

现在,企业已形成完整的机器人研发体系,并获得3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2项软件著作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制造业产线、物联网等领域。

公司生产研发部副部长 刘小波

公司生产研发部副部长刘小波说,他们细分了包括算法、电气、机械设计、装配等工程师。着重打造机器人操作系统,所有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希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家石墨装备制造业近期自主研发的5米数控车床,不仅能为客户“定制化”生产产品,还将加工效率提升了一倍。今年一季度,企业订单达到6000万元。

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颖

贵州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颖说,他们通过十几年的自主研发,进口设备比例是越来越少,完全可以国产替代进口。今年希望突破2到3个亿的产值。

市场需求对产品供给起着牵引作用。近年来,随着司美格鲁肽等药物在糖尿病、减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全球多肽药物市场持续扩容。遵义市红花岗区的这家生物科技公司抢抓市场机遇,通过投入多套先进设备、优化产线管理,多肽药物产品实现月产能20公斤,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一季度,企业产值达到1300万元。

贵州铭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仁友

贵州铭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仁友说,他们今年计划继续投入扩大产能5倍左右,达到年产值5亿元。将开发更优更好的产品,为患者和健康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各地工业企业还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遵义这家锰业企业依托当地丰富的锰矿资源,实现年产6万吨高纯低硒电解金属锰,产品出口至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眼下,企业正推动生产智能化转型,今年一季度,企业产值较去年同期增幅超过10%。

遵义天磁锰业集团有限公司选粉车间副主任 陈永鸿

遵义天磁锰业集团有限公司选粉车间副主任陈永鸿介绍,公司上了新设备过后,电耗从原来的每人45度,降到现在的每人20度左右,环境卫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家矿业企业立足资源禀赋,加大对黄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科技攻关,不仅攻克了多种金矿石的冶炼工艺,还将矿石的综合回收利用率从85%提高至92%,年经济效益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1亿元。

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蒋明

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加快推进簸箕田2金矿、水银洞金矿探转采等增量项目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黄金产量5吨、加工冶炼黄金6吨、产值50亿元、就业千余人。

贵阳台 李彦君 朱小明

遵义台 郑海海 李燕

红花岗融媒 唐宇 顾玥玥

绥阳融媒 张海生

黔南融媒 福泉融媒 刘莉 尹修啟

黔西南台 贞丰融媒 汪贵宝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