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楼市10年巨变:房价翻一番,地产巨头齐入驻

2021-03-11 14:38

2021,新的一年开启。上个十年,贵阳楼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从福利分房的彻底结束,到楼市经济的迅速崛起;从经济适用房小区到超级大盘;从房屋产品的售卖者到城市面貌的改变者;从贵州本土的运营商到世界级的地产巨头;从沉寂落寞的土拍市场到一地难求的狂欢盛宴,贵阳楼市正在推开下一个十年的大门。

2017年之前,在人们的印象中,贵阳的房价几乎都是在每平米四五千元左右,好的七八千元。但就是短短的两年不到的时间差不多从2018年年底开始,贵阳房价就达到了破万的水平。即使在省会城市中,贵阳的房价并不算高,但如此高的涨幅,还是让很多人在强烈的自豪感中透露出了一些隐忧,并发出了高房价从哪里来,该向何处去的灵魂考问。

对此不少市民感受非常深刻,“以前小河的房子也才三四千一平,现在都一万多了。”还有市民表示,贵阳几年来商品房库存不断增加,大部分新房入住率并不高,房价应该不会再大幅度上涨了。

房价忽然在一夜之间换了一种涨法,直到2018达到了最高潮——2018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显示,贵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幅为4.2%,为全国70个城市的榜首。

按照数据显示,2010年的贵阳房屋均价为4233元每平方米,到了2016年都只有5392元每平方米,2017年就变为6552元每平方米,2018年的跨度更为惊人,均价达到了8843元每平方米,2019年涨幅稍有放缓,数据为9827元每平方米,到了2020年尽管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贵阳的商品住宅还是涨到了10229元每平方米。十年时间,贵阳房价涨了一倍多。

有业内观点认为,贵阳未来的房价或许会呈现老城区、观山湖区等核心区域微涨的状况。“强省会”战略的发布一定程度上会为贵阳的房价做支撑,不过在“房主不炒”的政策支持下,加之贵阳拿地的增多,商品房库存的不断增加,房价应该不会再出现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从开发者到城市运营商

和很多城市一样,贵阳房地产市场一开始是本地房开商的天下,从最早的在水一方、华城凯旋门、蓝波湾,再到恒峰城市花园,再到花果园、中天未来方舟等等,这些当年的“名盘”均是本地房开商的作品。

但从2010年开始,本地开发商开始走下坡路,如果说2005年以保利为首的少量开发商进驻贵州可以说是试水,那么在2010年之后,贵阳楼市更是成为了全国各地房企巨头们纷纷争抢的香饽饽。

2010年,万科地产进入贵州,随后是恒大、碧桂园等等外地房企巨头纷纷涌入,旗下楼盘越来越多,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2015年后,贵阳楼市的市场格局已经从本土房开与全国房企巨头之间的竞争发展到一线房企之间的竞争,只有中天等极少数房企支撑着本土企业的荣光。

202011月份,华润重金拿下该南明区老体育馆地块,首次进入贵阳老城区,华润即将带来的是全国领先的商业综合体。华润拿下的这块地,位置优越,交通路网发达,楼面地价高达每平米7145元,可见之后的均价也不会太便宜。

其余包括恒大、万科、碧桂园等企业,都纷纷投身文旅、健康、社区商业、智慧物业等等。恒大文化旅游城在开发童世界等文旅项目;宝能科技城在积极投身会展事业;乐湾国际在建设康养小镇。开发商们在向城市运营商的转变过程中,也诞生了一些新的地标。同时,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房地产企业也在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拓展盈利空间。

 

消费者终于迎来换房时代

根据最新数据,目前贵州全省的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1850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840平方公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39平方米。也就是说,现在的人们,并不愁在城里没有房子住,而是需要更舒适的房子,改善型需求,正在逐步释放。

从刚需的改善,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背后还要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撑。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272元,同比增长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而2010年,贵阳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仅为16597.28元,十年时间,人们的荷包几乎鼓了一倍。

按照中央房住不炒的原则来看,未来十年,房子的投资属性会降低,但其居住属性会提升。人们的购房心态将逐步从有房子拥有好房子转变。在这种状态之下,就需要房开商做出更好的产品。

刚刚过去的2020年,虽然有疫情的利空影响,但贵阳楼市整体逆市上扬,为前十年楼市进程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步入2021年,不妨将其看作贵阳楼市新十年的起点未来十年,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挑战与机遇继续并存,贵阳楼市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