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绣娘” 巧手技艺:王启萍和她的挑花绣

文体旅事业部 | 2023-01-20 15:4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关于推动贵州妇女儿童事业在乡村振兴中开新局实施方案》精神,推进锦绣计划深入实施,促进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索依托多彩民族文化和妇女特色手工技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推动“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帮助妇女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通过妇女特色手工技艺实现就业增收、创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巾帼力量。2023年1月起,贵州省妇联发展部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文体旅事业部联合推出“贵州绣娘”宣传专栏,对全省积极参与锦绣计划中特色手工技艺高超,并在群众中有带动力、影响力和公认度的“贵州绣娘”进行宣传报道。发挥“领跑者”的带动性,促进贵州省妇女就业创业,有效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启萍

王启萍,女,1950年8月出生,苗族。
      1984年师从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老师王朝珍。
       1987年——2005年在花溪区民族文工队工作,主要从事挑花工艺品出售,并开办培训班。
      2010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1年至今在花溪板桥绣花溪非遗馆开展苗绣保护传承工作。
      主要代表作有壁挂《苗族妇女盛装》《苗姑》,背包《芦笙》《娃娃肚兜》等。

                                                        (视频来源:众望新闻)

王启萍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花溪苗绣)传承人。在苗族没有文字之前,这项古老技艺的整套制作手法,就靠手把手教,一代传一代。由于挑花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很多人仅仅是勉强学会就作罢,而王启萍自幼跟随母亲学习苗族挑花刺绣技艺,她在苗绣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踽踽前行了近60年。

苗族挑花因造型看起来像极了现在人们常见的十字绣,因此苗族刺绣挑花又有着“古代十字绣”的说法。但苗绣挑花中所使用的布比现代十字绣要密织,每次走线下针都需要进行计算,非技术娴熟者,想要绣出精美对称的图案难度极高。

苗族挑花不需提前画底稿,图案都是在自己脑海中想象,针线该怎么走,全凭心和手。正因为如此,苗绣挑花入门门槛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打击自信心,而且“反挑正看”的工艺手法也是苗族挑花刺绣的难点,大多数时候不小心走错线、记错图,往往在发现时已于事无补,只能将错就错继续绣下去,所以能得到一个无瑕疵的成品是很难能可贵的。

作为国家级苗绣挑花传承人,一直以来,王启萍在默默坚守挑花技艺的同时,担心这项古老的技艺因为需要时间积淀、工艺复杂等因素无人潜心学习,而积极寻找培育传承人。近几年,随着“非遗风”劲吹,这项古老的技艺又重焕生机,很多人慕名而来,拜王启萍为师,跟随其认真研习。迄今为止,王启萍已经收徒100余人,只要有人想真心学习,王启萍都毫无保留地教授,希望将这门面临失传的民族手工技艺带出深山,使苗族挑花刺绣永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