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凉都 教育明珠 ——记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教育破局故事
诗画凉都教育明珠
——记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教育破局故事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选进)
《贵州教育》是一档由贵州省教育厅与贵州省科技教育频道联合推出,宣传贵州教育时政、传递贵州教育资讯、报道贵州教育动态、追踪贵州教育热点,为贵州教育发声的周播节目。
《校长说》是《贵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档面向贵州省中小学校、高等院校打造的专题栏目。今日邀请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选进与主持人共同讨论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分享民办学校老师的办学情怀和奋斗历程。
今天,我们就非常有幸的请到我们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选进来到我们演播间,和我们共同探讨“少年强则国强”的教育话题。
我们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有着“诗画凉都,教育明珠”的美誉,我们也称她为“煤矿里挖出的教育明珠”,学校原名六枝矿务局第一中学,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是一所因“三线”而建、因“三线”而兴、因“三线”而稳、因“三线”而强的学校。1964年,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400多万“三线”建设者背起行囊,从祖国四面八方、大江南北,远离故土、跋山涉水,穿大漠、过荒野,来到祖国大西南,来到六盘水,来到六枝!他们以“愚公移山”的斗志在这里开矿、创业。1965年,为解决矿工子弟读书问题,我校应运而生!建校初期,学校既无校舍又无宿舍,是把废弃的“牛毛毡”工棚当教室,白天把矿工的“通铺”当桌椅,晚上把教室当寝室;老师是来自于天南地北支援“三线”建设的大学;生没有教材,老师自己编撰、学生自己抄写,就是这样上课的。在我们建校师生身上凝聚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在今天,我们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这种精神和传统。我们围绕党建引领和“三线”精神传承,深化特色文化打造、强化特色工作开展,按照“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师资兴校、文化润校”的思路,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科学管理、内涵发展”为工作抓手,提炼出“国学经典育人、三线精神润校”的办学特色,致力于打造“‘三线’精神铸校魂,党建引领促发展”“党建扶贫建新章,教育关爱断穷根”两大工作品牌。
我们不断优化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的思想植根、铸魂。一是开展“红色”党建教育。借助文化墙、宣传栏、图书亭、校园文化活动周等平台,开展“红色”诗歌进校园、“红色”故事进校园、“红色”书籍进校园、“红色”主题演讲、红歌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党、国家和民族的了解,增进学生“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增强党的向心力;二是开展“三线”精神教育。通过“三线”老人讲故事、“三线”建设史料整理、“三线”博物馆参观、“三线”精神校本教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三线”建设、感恩“三线”建设,学习“三线”精神,用“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三是开展“辉煌”历程教育。通过校史馆、图书馆史料室、广场历史题材电影展演、共和国建设功勋传记校本教材编撰、“辉煌”历程主题班会等形式,将学校辉煌历程、六盘水辉煌历程、贵州辉煌历程同党和祖国的辉煌历程连成一脉,让学生明白有党才有国、有国才有家、有党有国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
同时,校党委以“党建扶贫建新章,教育关爱断穷根”为“根本点”,助推脱贫攻坚。让孩子走好高中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成人成才,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2017年起,实施党员教师对学习后进的建档立卡贫学生的“结对帮扶”,在学习、心理、生活上予以帮助。2017年高考,帮扶的建档立卡227名同学有215名考取大学,录取率94.7%;2018年高考,235名建档立卡孩子230名考取大学,录取率97.8%;2019年高考,228名建档立卡孩子223名考取大学,录取率98%;2020年高考,215名建档立卡孩子211名考取大学,录取率97.8%。2018年,我们考虑到扶贫干部队伍是脱贫攻坚的先锋队,他们殚精竭力、风雨兼程、无怨无悔奋斗在扶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关心他人父母的冷暖却忽略了自己父母的寒热;关注他人子女学习的好歹却忽略了自家子女成绩的优劣;提高了他人的生活质量却顾不上自己的一日三餐。为此,我校立足自身优势,实施就读扶贫干部子女包保,为扶贫干部解决子女教育上的后顾之忧,当好扶贫干部“娘家人”。2018年6名驻村干部子女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一本;2019年12名驻村干部子女参加高考,11人考上一本、1人考上二本;2020年57名驻村干部子女参加高考,46考上一本、11人考上二本。目前,学校实施学生“全员导师制”,深化推进班科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总结“包保”经验,扩大“包保”范围,实施全体教师包保全体学生,责任到人,精细化、针对性包保。
过程中,我们密切了学生和老师的联系,也密切了青年学生和国家、和党的联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关心和关爱,让他们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斗志和激情。
“千人诵读”是我们师生文化熏陶、传承精神、坚定信仰的形式之一。在学生的理想中根植了“家国情怀、社会担当、才能卓越、勇于创新”的意识,所以,我们师生呈现出来的面貌有一种独特风采。在2016年学校“申示”评审中,专家们对我们学校老师的评价是“爱生如子、爱岗如命、爱校如家”;我们在“申示”汇报演出时突降大雨,领导及专家为了关心学生,建议停止演出。可是我们的学生却高呼“二中加油、六枝加油”,要坚持演出,在场的领导、专家及嘉宾无一不潸然泪下,为六盘水市第二中学的精神所感。当学生自发呼喊“二中加油、六枝加油”、坚持演出时,我们意识到“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的品质和“三线”精神已经在学生思想中根植、行动中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