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黔沿|文化赋能 科创聚力——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第二届学术活动月启幕暨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圆满落幕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 2025-11-08 12:24

11月7日上午,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行政楼五楼大会议室暖意融融、掌声阵阵,第二届(2025 年)“学术活动月”开幕式暨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在此成功举办。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命华,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黄远红,贵阳市科协技术协会副主席吴帆,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博士、副教授栾成斌等省市领导嘉宾,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川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中层干部、科协会员代表、师生代表等共计150余人齐聚一堂,以“学术搭台、文化赋能、科创聚力”的形式,共同见证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

文化赋能 学术活动月启幕焕新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莫林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他生动解读了“技以载道促创新,学术筑梦育匠心”的活动主题,详细介绍了议程安排。

邓川在致辞中回顾了首届 “学术活动月”在校企协同、师生科研方面的丰硕成果,强调该平台已成为激发师生科研潜能的重要载体。本届学术活动月在继承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深度融入阳明文化“知行合一”“致良知”核心精髓,通过设立专项奖励、践行指标、研究课题等举措,构建 “教学—科研—文化”三维互动机制,这一创新设计旨在激励师生积极参与阳明文化与财经教育融合的探索实践。

栾成斌以《阳明心学精要及其现代价值》为题作主题分享,成为学术互动的亮点环节。他结合十余年研究经验,从心学核心要义出发,深入浅出阐释了传统文化在财经职业教育中的现代应用。分享结束后,多位教师围绕“如何将‘致良知’融入职业道德教学”“阳明文化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等问题与栾教授简短互动,让学术分享不止于 “听”,更在于 “思”与 “辩”。

在省市领导、学院领导及师生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与会嘉宾一同按下启动柱,五彩光束点亮会场,标志着本届学术活动月正式启幕。本届学术活动月将以 “1 个主会场 + 6 个系(部)分会场”的联动模式,开展学术论坛、经典研读、课题指导等特色活动,让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师生都能参与其中、学有所获。

科创聚力 科协成立锚定新程

随后,邓川宣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同意成立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的批复》,正式拉开学院科研工作规范化、体系化发展的序幕。

莫林详细汇报了科协筹备情况:通过广泛征集,共吸纳会员138 名,其中教职工121 名、学生17名,产生会员代表46名,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充分体现了 “师生共建、全域覆盖”的特点。现场全体代表审议并全票通过《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草案)》,经民主选举产生了科协领导机构和16名委员——邓川当选主席,莫林、王光丽、肖燕、欧阳永双当选副主席,曾维红当选秘书长,施婕、胡光洁当选副秘书长。

黄远红与邓川共同为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揭牌,红色幕布缓缓落下,标志着学院“科技工作者之家”正式落成。新当选的科协主席邓川在表态发言中作出四项承诺,现场师生代表纷纷点头赞许,不少学生会员表示“有了科协这个平台,终于能更系统地参与科研实践了”。

多方协同 共绘职教发展蓝图

省市领导的指导讲话为活动注入更强动力,也搭建起 “政校企研”协同互动的桥梁。黄远红充分肯定学院科研工作成效,介绍全省已有262家企事业科协、51家高校科协的整体情况。他强调高校是科协工作的重要服务领域,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科协的成立,彰显了学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心,为联系凝聚学院科技工作者搭建了重要桥梁。他要求学院科协在校党委领导下,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聚焦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在学科建设、科研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主动作为,全力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为贵州特色教育强省、特色科技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张命华结合贵州 “四新”“四化”建设需求,对学院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科研服务产业要“接地气”,打破教学与科研壁垒,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痛点难点;二是德技并修要“有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三是育人机制要“活起来”,着力建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教学模式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他强调,“技能人才要贴着需求育、跟着产业走”,要求学院以科协成立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让人才培养更贴合地方发展实际。

会后,在学院领导陪同下,与会领导嘉宾实地考察了学院财经文化馆、非遗传承及美育协同创新中心、专业实训基地等场所,与一线教师、实训学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产教融合、科研实践等情况,对学院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肯定。

此次活动以“学术+科协”双轮驱动的形式,构建了“上下联动、师生互动、政企协同”的良好格局。“学术活动月”为师生搭建了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科协的成立则为科研工作筑牢了组织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成为推动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引擎。未来,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文化与学术融合、产教与科研协同,朝着贵州财经职业教育“标杆校”目标稳步迈进,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人才动力与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