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原产地丨一线调研 “名酒”变为“民酒” 酱酒市场面临怎样的问题?
随着茅台、习酒、郎酒等酱酒头部企业纷纷瞄准百元价格带,入局大众酱酒市场,近日,贵州贵酒也推出了“大众酱香战略产品”。当“名酒”变为“民酒”,酱酒市场将面临怎样的问题?请看记者一线调研。
这段时间,贵酒贵州事业部总经理朱养松和他的团队正忙于新一轮贵酒“贵州老字号”的营销。
贵酒贵州事业部总经理朱养松说,为了让普通的消费者都能消费到优质的百元酱香白酒,他们推出了这样两款“战略产品”。贵州贵酒老字号(红)适合老百姓的家宴用酒,老字号(金)适合商务接待用酒。目前产品在导入期,将近20多个省市都在布局这个产品。
从去年开始,酱酒头部企业纷纷布局百元价格带产品,5月22日,贵州贵酒“老字号(金)”和“老字号(红)”两款产品面市,每瓶定价分别为258元和198元。
贵酒贵州事业部总经理朱养松告诉记者,酱酒的发展从品类竞争转向品牌竞争,这两款产品是基于目前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一些家宴政策的制定和推广来促动销,在两到三个月之内在贵州省烟酒店铺货率达到80%左右。
厂家让利促销和品牌免费提供的卖场氛围布置,让终端销售门店直接获利。这家店面不仅门头焕然一新,新上架的两款贵酒也卖得不错。
贵阳市南明区云龙烟酒店经营户谭连樱告诉记者,这两款酒的价格和酒质都非常好,第三天她已经卖了5件多贵酒(红)了,这两款酒都好卖。
朱养松和他的团队同时还对经销商挨个进行新产品营销培训,帮助商家快速进入酱酒百元赛道。
贵州欣鑫艺源酒业总经理张杰说,他们做了大概有20天的铺市,终端网点开发大概有146家,接到了宴席已经有6场,烟酒店客户他们已经对他们产品有返单了。
贵州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重要思想,深入推进白酒产业整合重组,打造贵州酱香白酒产业集群。以大众酱香酒、亲民质量酒、终端消费酒的特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贵州产区酱香型白酒2022年销售收入就超过1600亿元,头部品牌核心产品进入赛道的同时,中小品牌仍然依靠高性价比的产品,也在不断寻找着自身出路。
贵州茅台镇北街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喻阳明说,中国现在有700万吨酒的销量,不存在头部企业挤压他们,只是说做品牌可以卖高价,但是高价有高价的投入,有品牌溢价,只要在茅台镇酱香酒做得好,他们仍然能生存,其实他们很多是圈层消费酱香酒,关系不能垄断,市场就不能垄断。
不管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酱酒品牌,定位百元价格带产品,似乎成为酱酒的一次“自我革命”我们连线到凤凰财经研究院酒业专家委员会专家欧阳千里,听他分析:头部酱酒走亲民路线,会不会加速酱酒热退潮?
凤凰财经研究院酒业专家委员会专家欧阳千里:谈及近期的“头部酱酒走亲民路线”“导火索”莫过于156元的台源酒,进而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业内人士盘点发现,习酒推圆习酒、国台推怀酒、珍酒推映山红、郎酒重启郎牌郎酒,似乎都在传递头部酱酒要走亲民路线。
头部酱酒企业为何要推出或者重点力推大众酱酒,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涨价策略的市场不再买单。简言之,渠道、消费者不愿意再囤货,意味着渠道、消费者需求价位更低的产品。
其次,产能扩大导致供大于求。换句话说,头部酒企的产能连年增加,意味着头部酒企需要通过大众酱酒来释放产能红利带来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扩大酱香品类的受众基础,从而在“饮酒总量下滑”的时代去和非酱香品类争夺市场。
最后,真实的市场模型是哑铃型。要么高端、要么低端,中端很难。
另外,众多头部企业也在践行“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做老百姓喝得起的酱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