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态河的绿色酿造路
7月5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作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论坛长期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与实践探索。白酒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白酒产业绿色发展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论坛关注的焦点,论坛不断为赤水河治理与白酒绿色转型提供政策与技术支持,持续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贵州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首届生态文明论坛贵阳会议,呼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褐色经济” 向 “绿色经济” 转变,为后续的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
随着论坛的升级,5年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通过《2013 贵阳共识》,提出以严格措施修复生态、治理环境,《2013 贵阳共识》让白酒产业发展进程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协同共进的理念传播。
2014年,论坛见证了贵州省在生态修复领域的积极行动。贵州生态修复大数据中心启动,将赤水河流域生态修复纳入重要工作内容。《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实施,以制度形式确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等机制,为赤水河治理和白酒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2016 年,《赤水共识》提出:贵州、四川、云南三省在论坛的推动下,开启了跨区域协作治理赤水河的新篇章,标志着赤水河治理进入了协同共治的新阶段。
2018年,贵州、四川、云南三省联合设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基金。论坛推动了三省在赤水河保护上的协同行动,为白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1年,茅台集团在论坛上分享了生态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其投资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成为了赤水河治理和酒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
2023年,论坛发布《2023 贵阳共识》,再次强调守护生态环境、加快绿色转型的重要性。赤水河流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三省协同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流域水质持续向好。茅台集团的绿电覆盖、天朝上品酒业的冷却水系统改造等举措,成为酒行业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
2024年,论坛提出,贵州省持续深入推进赤水河流域污染治理。通过实施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三个一批”综合治理任务,仁怀市酒企总数从 1925 家下降至 868 家,赤水河干流水质得以稳定保持。同时,贵州、云南、四川共同实施第二轮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激励。
2025年,论坛将围绕“多元协同治理”举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方协作推动ESG创新实践与绿色发展”“AI+绿色发展论坛”等5个主题论坛,届时将发布《赤水河长效保护机制研究报告》和《赤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系统总结赤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年的保护成效,提出面向未来的保护路径,为其他河流的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