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春运助力,为平安护航
2月22日早上7点,贵阳北站站前广场的灯光在寒风中微微摇晃。贵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观山湖区大队的执法人员裹紧制服,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快步走向出站口。高铁即将发车,站台上已隐约传来行李箱滚轮的声响。这是2025年春运的最后一个清晨,也是他们守护的春运第40个日夜,他们已累计保障156趟“红眼列车”旅客顺利出站,为2.8万余名返乡返岗旅客默默守护。
平安:白昼里的“猎鹰行动”
1月19日上午,北大资源梦想城区域的气温跌破零度。执法人员盯着监控屏幕,突然发现一辆外地牌照商务车在北站岔道口反复徘徊。“车牌和车型都符合前期摸排的‘黑车’特征。”在将车号输入非法营运数据库后,执法终端随即报警,他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巡查组。十分钟后,当这辆核载7人却塞进9名乘车人员的车辆被截停时,司机还在试图狡辩:“都是亲戚,我都认识的,没有收钱……”
这样的场景在春运期间并不鲜见。大队通过数字执法系统锁定可疑车辆轨迹,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突袭行动。数据显示,40天里共摸排非法组客“黑窝点”102次,检查社会车辆782台次,查处涉嫌非法营运私家车和违规长途网约车47台,相当于每天适时为近百名旅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便捷:暗流下的“破局时刻”
2月7日,二铺路段十三公里处,一辆车内已有30余名乘客的所谓“正规大巴”大客车正在招呼两名返岗男子乘车。此时,在不远处巡查的执法人员正紧盯这辆违规客运车——它早已被锁定在监控名单上了。随着一声“行动”令下,交警迅速包抄截停,执法人员随即对乘客和司机开始取证,司机挥舞着过期的“包车牌”表示:“我这是正规的客运车,有运营车辆包车牌的!”
春运期间,观山湖区大队积极配合公安部门针对交通枢纽内喊客拉客乱象的治理行动,在贵阳北站和金阳客车站等重点区域布下“天网”,通过智能监控锁定人员,公安部门派人蹲守拦截,劝诫喊客拉客和无故滞留人员472人次。当日查处的这辆实载35人的违规客运车辆,已是春运期间驱离的384台可疑车辆之一,也是查处的18台违规客运车之一。服务站点内,车站工作人员正在为转运旅客办理车票购买手续,当该名转运返岗人员坐上正规班车,窗外“拒乘黑车”的广播声格外清晰,他攥紧手机里新存的执法队电话,暮色中的归途已亮起灯火......
温馨:驿站里的“姜茶温度”
“叔叔,喝杯姜茶暖暖身子吧。”在金阳客车站开展“暖心春运”服务的执法人员第7次续满保温壶。1月22日,执法人员遇到一位不会操作自助购票机的老人,手机里存着女儿手写的换乘路线。“小伙子,你帮我看看这个换乘地点,是这儿吗?我都看不出来……”执法人员不仅帮老人买好票,还给了他一份清晰的换乘指南。后来才知道,老人辗转100余公里,只为给住院的老伴送碗家乡的酸汤鱼。
春运期间,这样的温情片段每天都在上演。500余份“拒乘黑车”宣传单变成了解答手册,8起滞留事件中191名旅客被安全转运,7万余元违规车费退回到旅客口袋。当返乡人潮逐渐退去,成功坐上车的老人对执法人员表示感谢:“谢谢穿制服的小伙儿,姜茶比家里的米酒还香。”
尾声:灯火阑珊处的守望
2月22日夜间,随着最后一班春运列车驶离站台,执法人员们终于吃上了迟到的“团圆饭”。工作群里面正通报着春运数据:180起违法案件查处、146起投诉100%办结、14家企业完成整改……这些数字背后,是102次的重点区域巡查,是35家次的企业检查,是1277条的动态查岗信息,是132通24小时值班电话的即时响应。
“明年还来守岁吗?”有人打趣问道。执法人员望向窗外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笑着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幸福的一家三口。“总要有人守着回家的路啊。”他说着,把手机塞进口袋。等下还要去太平哨做节后返程巡查,这场关于团圆的守护,永远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