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棘手怪病“镜面人” 妙手仁心除恶疾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自贵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022-10-01 16:30

近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极为特殊的“镜面人”直肠癌患者。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在医院领导及肛肠科肖天保教授团队的统筹安排下,在影像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协助下,9月28日,肛肠科肖天保教授团队成功为患者完成“腹腔镜辅助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xion)”,让患者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手术站位与常规手术完全相反

“镜面人”是指:指胸、腹腔内所有内脏器官的完全性反位,其解剖位置与正常人完全相反,像镜子中的影像一样,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畸形,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国外文献报道,“镜面人”发病率约为1/4000-8000,有肠癌和内脏转位的患者更是罕见,反位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APC、TP53、CHEK2、MDC1、GNAQ、KRAS和SMAD4,且DNA损伤修复与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很高。位置异位并不会导致器官功能缺陷,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但发生内脏疾病时,先天性解剖异常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手术的难度,对手术者来说是一项特殊挑战。

在术前完善相关检查中,肖天保教授团队发现该患者是一名全内脏反位的“镜面人”。全内脏反位直肠癌在国内相关报道极少,手术难度体现在术者手术操作过程中,思维定势、视觉反位、右手反位操作,往往显得很不适应。这需要主刀者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和精确的解剖空间方位感,丰富的腔镜操作经验。常规手术中,医生的操作习惯和技巧、手术器材等,都是按正常人的内脏方向设计的,如果整个反过来,技术越熟练,甚至还越有可能会犯错,会极大地考验手术医生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肖天保教授团队决定迎难而上,术前与团队医师反复研讨,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为这一高难度手术作足充分准备。

术中,肖天保教授团队凭借娴熟的手术技巧,完美避开左右手惯性差异所引起的操作不便,仔细辨认生殖血管、输尿管、髂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裸化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清扫 253 组淋巴结,保留左结肠动脉,术中出血量少、解剖层面精准,逆向操作行云流水,成功切除病灶。

近年来,贵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团队在肖天保教授的带领下,积极专研、探索,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贵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贵州省肛肠病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坚守初心,一如既往为广大市民提供最优质的专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