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意盎然的中国丨云南上龙茵村:中老铁路门前过 小村庄跑出幸福“加速度”

2025-03-02 09:11

早春的中国大地,春涌山河万象新,中国乡村处处“村”意盎然。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为喜迎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贵州省委网信办指导下,动静新闻联合浙江、江苏、福建、海南、湖南、湖北、河南、山西、陕西、重庆、云南、辽宁、山东、江西、四川等全国16省市媒体,共同推出全国两会联动报道《“村”意盎然的中国》,用“村”故事记录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展现各地乡村在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和发展成就。今天,看来自云南上龙茵村的故事《中老铁路门前过 小村庄跑出幸福“加速度”》。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腊镇的上龙茵村,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铁路旁的这个小村寨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中老铁路站前第一寨”和“第二候车室”品牌,大力挖掘美食、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谋划发展特色农家乐、体验式民宿等产业,短短几年间,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不起眼的城边村成为了景美、物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乘坐动车沿中老铁路一路南下,列车平稳停靠在勐腊站台边。勐腊,这里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88%,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勐腊站西南侧的上龙茵村,距离车站仅100米。

2024年底,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迎来三周年,中老铁路“站前第一村”上龙茵村小组举行迎新鼓颂祝福仪式,感恩铁路带来美好生活。

上龙茵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傣族村寨,中老铁路建设以前,村民们每天早出晚归,埋头务农,生活并不富裕。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当地旅游人次和总收入实现3年连续增长,徒步雨林、假期研学、跨境游等业态热度持续升温。火车开到家门口,小村庄也搭上了“致富车”。

上龙茵村抢抓发展机遇,在建设宜居家园上下功夫,系统保护了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生态林,推动了河道两岸生态环境整体提升,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的民俗风貌,通过绘制故事墙画,呈现了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等民间故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打造了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上龙茵村还定期举办“不消慌集市”特色赶摆场,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定为“不消慌集市”特色赶摆日。

每到集市的日子,上龙茵村就热闹起来,村民们在家门口摆上了特色美食和手工制品。醇香糯米饭、香茅草烤鸡、酸鱼、烤青苔等各种风味小食依次排开;刺绣傣装、编制竹器、手工傣陶等手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周边的市民和游客来到集市,享受着采买品尝带来的快乐,村民们也有了更多收入。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让老挝群众也乘着火车来赶摆。来自老挝南塔省的玉婉康姐妹俩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上龙茵村 “不消慌集市” 特色赶摆。“想让中国朋友吃到正宗的老挝美食,比如老挝凉拌、老挝咖啡等。现在中国各方面发展都非常迅速,当地人对老挝美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集市上,本村及周边村寨的90多户村民通过销售自己的农特产品、傣家特色小吃以及手工艺品,销售收入达12万多元。

看着上龙茵村幸福美好、蒸蒸日上的生活,勐腊镇曼纳伞村委会副主任依旺感慨地说,上龙茵村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创业增收的行列。“村里吃上旅游饭后,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推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不消慌集市’成为了勐腊大赶摆的响亮名片。”

如今的上龙茵村,整洁的水泥路延伸向前,路两侧繁茂绿树与娇艳鲜花相映成趣,一幢幢新式小楼错落而立。乘着中老铁路的“东风”,村寨越来越富裕,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上龙茵村村民依丹说:“自从中老铁路开通以后,来我们寨子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自己也开起了民宿,增加了收入。”

勐腊镇副镇长杨豪说:“未来,上龙茵还将根据游客的需要,不断完善业态服务,做好勐腊站‘第二候车室文章’,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云南台 张磊 张希熙、勐腊融媒 刘艳华 依应香 王庆鹏

制图: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