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 多元服务:贵阳二干所摘得“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的背后

2025-08-15 11:49

近日,贵州省双拥及退役军人工作先进表彰会召开,贵阳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以下简称“二干所”)荣获“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称号。

二干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荣誉的获得,是上级部门和军休干部对二干所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引领、精准服务、文化养老、作用发挥”工作理念的肯定。

在党建引领方面,二干所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定期组织低龄军休干部集中学习,每季度为高龄军休干部送学上门,2025年以来已累计送学上门40余人次。同时,本着“年龄相对年轻、政治水平高”的原则,从军休干部中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并为6个军休党支部配备支部联络员,配合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基层党支部联建共建,力争打造一支部一品牌。


“部分高龄老同志存在行动不便、精力有限等问题,难以承担支部日常组织、活动策划等事务,而年龄相对年轻的军休干部,既能保持对党建工作的热情,又具备较强的行动力,可独立对接社区、协调资源,或组织高龄党员开展‘上门送学’,确保支部‘生活不脱节、不断线’。”二干所负责人说。

“为了让大家动起来、聚起来,组织支部的军休干部们去贵州警察博物馆参观学习和贵州省大数据行业协会党支部、贵州一桓物业公司党支部联动开展支部活动。希望能给我们的党建工作添点活力,我觉得挺有意义的。”军休干部汪浩担任三支部书记以来,通过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让党建工作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虽然身体老了,但思想不能老,只要党需要,随时能冲锋。”二支部书记、军休干部黄大远定期组织支部党员上党课,经常提笔书写学习心得体会。

精准服务,是二干所践行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的宗旨的一大亮点。针对所内228名军休干部整体进入高龄、高发病的“双高期”实际,二干所统筹平衡服务需求与资源限制。定期为军休干部清理过期药品,每年组织军休干部开展一次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建立健康档案,将军休干部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后按不同等级提供对应服务,并与南明区医院合作为军休干部提供绿色通道就诊服务,邀请南明区医院专家到所开展急救培训,组织外出活动时提供救护车及医务人员陪护。此外,积极联系律师为有法律纠纷的军休干部提供专业法律意见,耐心调解军休干部家庭纠纷。

文化养老方面,二干所致力于组织多元化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根据军休干部兴趣爱好成立书画、摄影、网球等7个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军休干部参加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军休运动会等活动,使军休干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展现军休干部时代风采。2024年八一文艺交流活动中,军休干部与布依族非遗表演队联袂演出,既展现了军休风采,又促进了文化交融。

为积极发挥军休干部的作用,组织不同专业背景和特长的军休干部,开展红色文化宣讲、爱心助学、送医下乡等活动,将军休资源转化为社会服务力量。其中,以战斗英雄秦国富等十余名军休干部为成员的红色文化宣讲团于2023年5月正式成立,通过开展“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宣讲活动,播撒红色火种。一级战斗英雄、军休干部秦国富结合自身战斗经历开展红色宣讲百余场;军休干部敖卫设立"红色记忆军事收藏博览馆",宣传党和军队的历史;军休干部罗燕军设立以"红色记忆 国防荣光"为主题的"军服馆",积极投身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支部军休干部到息烽县鹿窝镇大石头村开展送医送药活动,为当地退役军人、困难群众提供咨询就诊服务100余人次。六支部军休干部到息烽县鹿窝镇大石头村开展“军心暖童心、共筑中国梦”爱心助学活动,与村里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为1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送上500元助学金。

对于下一步军休服务保障工作,二干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五心”行动,抓接收安置使军休干部顺心、抓服务保障让军休干部暖心、抓教育管理固军休干部初心、抓作用发挥展军休干部红心、抓权益维护令军休干部放心,使军休干部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奋力走好新时代的尊崇军休干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