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成长 桔灯暖童心】“家有书香·小桔灯”亲子阅读暨暑期儿童关爱活动走进贵州民族大学欧东花非遗服饰文化愽物馆

原创 | 2025-07-24 12:19

7月23日,贵州省妇联【书香伴成长 桔灯暖童心】“家有书香·小桔灯”亲子阅读暨暑期关爱活动走进了贵州民族大学欧东花非遗服饰文化愽物馆。省妇联特邀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钟华组织开展“从馆藏到书香——小桔灯文化阅读交流沙龙”活动。国家级非遗苗绣技艺传承人欧东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双龙教授、黔东南州非遗传承人龙永明与播音主持、戏剧影视专业师生共10余人齐聚一堂,在纹样与书香之间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上午,嘉宾与师生跟随欧东花老师进入展厅。上千件苗绣藏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盛装衣袖上的“蝴蝶妈妈”图腾、嫁衣下摆的“江河”纹样、童帽顶端银铃叮当的“护魂”绣片……欧东花用苗语与汉语双语讲述藏品背后的迁徙史诗与生命礼俗。师生们通过镜头记录这些非遗瑰宝,为传统技艺做“二次注脚”,让静态的馆藏通过影像与阅读焕发新生。

参观结束后,大家围坐绣架旁,以“神话照进现实”为主题展开座谈。欧东花老师率先分享《苗族古歌》中“蝴蝶妈妈诞下十二个蛋”的创世故事。钟华院长结合戏剧影视专业特点,提出“让非遗纹样成为镜头语言”的教学设想;龙永明为大家讲述苗族神话故事以及叙事转化为可听可视的艺术形式。活动现场,播音专业学生深情朗诵苗族传说,戏剧影视专业师生则围绕苗绣纹样展开创作讨论,尝试用剧本等形式“阅读”非遗背后的文化密码。

沙龙尾声,李双龙教授讲述民族民间艺术如何在博物馆发展传承。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旨在让纹样“跃出”展柜,让书香浸润指尖,形成“看得见、读得懂、传得开”的非遗阅读生态。

此次沙龙以“非遗+阅读”,探索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表达,不仅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也为文化阅读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