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儿香 鱼儿肥 六盘水3000亩稻花鱼喜获丰收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4-10-14 18:43

浪飘香,鱼儿肥美。近日,六盘水市示范实施的3000亩稻鱼综合种养基地经现场相关部门测算,稻、鱼产量均实现双增长,村民亩产收入增长3000多元,增收效果明显。

在基地的丰收现场,村民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成群的稻花鱼在间活蹦乱跳。村民们熟练地捕捞着稻花鱼,不一会儿,肥嘟嘟的稻花鱼就装满了水桶。

六枝特区用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朝庆告诉记者,稻鱼因为吃着稻田里的杂草、虫子和飘落在水面上的稻花,鱼的肉质很好,吃起来有稻香味,不少人都前来购买,不愁销路,今年合作社投放的5000斤稻花鱼,大致能收获一万五千斤,收入近30万元。

记者了解到,这种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不仅实现了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松土,水稻为鱼提供有机物、氧气的“双生互助”,还可以让稻米产量提高,单价提升,真正实现了“稻因渔而贵、渔因稻而优”。丰收现场,农业技术人员对稻谷和稻鱼的产量分别进行了测算。

稻花鱼,也叫稻田鱼、谷花鱼,每年6月左右,栽秧过后把鱼苗放到稻田里进行养殖,这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既保证了水稻的品质,又培育出了肉质鲜嫩、带有稻花清香的稻花鱼。近年来,六盘水市大力扶持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通过以稻促渔、以渔保稻、相互利用的生态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渔粮共赢”,不断探索提高稻田综合利用效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今年在全市范围实施稻鱼综合种养面积是3000亩,然后我们在六枝月亮河和木岗打造了两个省级种养示范点,根据特产,平均亩产增收在3000元以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个促农增收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下一步将申请省级资金和市级财政资金大力支持,明年将继续扩大规模。”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工程师王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