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一地投入3696万元振兴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
2023年,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抢抓发展机遇,推动政府投入3696万元夯实农村消防设施建设,剑河县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得到新一轮振兴。
审视现状破局。剑河县地处雷公山过渡的腹地,辖区山高、坡陡、切割深,243个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依清水江文明而生,道路交通和木质村寨自然相拥而成。农村历来成为剑河县火灾防控的“主战场”之一,为破解“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历史困局,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主动扛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政治责任,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干劲,紧跟支队工作步伐,在新年之初,向党委政府报告破解剑河县农村火灾防控的建议意见,得到党委政府的广泛认同,将推动农村火灾防控由“事故被动型”向“事前预防型”转变,最终同意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五大振兴”项目内容,整体打包,一体推进。
抢抓机遇立规。剑河县在2022年投入1892万高质量完成36个村寨农村消防设施建设的基础上,2023年又投入3696万元打造26个农村消防系统工程项目(工程涉及46个自然寨)、1个移民新村安置点的建设和县城3个易地搬迁社区(幸福、思源、馨怡)的消防系统进行建设及升级。两年来,大队党委紧紧抓住“传统村寨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等政策机遇,见缝插针的将消防设施建设与其他项目实时捆绑,抱团取暖,融合发展。政府上下形成“逢安全会议必强调消防、逢项目立项必考虑消防、逢社会效益必保证消防”的局面。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已然成为剑河县经济社会发展覆盖面、参与度和影响力第一选项。
制度盘活提档。农村消防设施建设后,为发挥其防火最大效能,大队在项目投资转固的过程中督促各级部门明确管理责任,以《黔东南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为指导,制定《剑河县农村消防设施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确保其完好有效。依托全县农村消防工作站实体化运行,推动财政全额给养增配40名专职消防员投入执勤备战,履行“防灭宣”职责职能,有效解决基层末端治理缺位。
下一步,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将以“事前预防”为导向深化消防安全治理,以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为牵引,推动做好明责、压责、督责、考责的工作,发展壮大群防群治的力量,积极构建形成社会化消防责任网络体系。
通讯员:杨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