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原来“出”和“各”曾经是一对反义词,你知道吗?

撰稿:一凡 | 2023-12-22 20:57

古人的领地意识很强,自己的部落城邦是决不允许被侵犯。但由于物资的匮乏,为了生存,就免不了各种资源的争夺。那么,当自己部落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就要走出城堡,出征去。

图1:最初的“出”字的甲骨文写法

因此,最初的“出”字(见图1),就是离开城邑,行军作战的意思。

图2:“出”字的甲骨文写法1

图3:“出”字的甲骨文写法2

随着文字的发展,为了书写得更加便捷,“出”字的写法也有了一下变化。有的甲骨文省去了“彳”(见图2);有的甲骨文将“囗”(城邑)写成“凵”(见图3)。但是,无论怎么简化,始终有一点不变,那就是“脚趾”一致向外。

图4:“各”字的甲骨文写法

如果“脚趾”向内,会是什么呢?那就是“各”字了(见图4)。在古文字中,“出”和“各”是一对反义词,原指“侵略”。后来,随着文字的发展和字形的变化,各自失去了其原有字形,或是原意。其中,“出”失去了原来的字形,最后变成了两个“山”相叠加; “各”则失去了原来的字义,它的原义被后来造的“略”字所替代。

图5:“出”字的金文写法

金文的“出”字承续甲骨文字形(见图5),但“城邑”和“脚趾”的形象有所减弱。这时的“出”已不像即将远行出征,而像花盆里长出来一颗生机勃勃的花草。

所以,在《说文解字》解中,对“出”字是这样说的:出,進也。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凡出之屬皆从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指:出,长进。像草木渐渐滋生,向上生长出来。所有与出相关的字,都采用“出”作边旁。

图6:“出”字的小篆写法

小篆的“出”字就更加柔美多姿了(见图6),仿佛真的就是草木滋生的样子。至此,原先“出师”“出动”“出征”等意思已经看不到了,只能从用词中才能体会。现在,对于“出”字,我们用的最多的是“离开居所远行”这个意向。

图7:“出”字的隶书写法1

图8:“出”字的隶书写法2

再看“出”字隶书的一种写法(见图7),还是像土地上长出植物的样子。但从另一种写法看(见图8),则成了两个“山”叠加在一起。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说,“出”有“显示,显现,表现,发生”的意思。所以,“出版”“出场”“出席”“出生”“出其不意”等词就很有韵味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图7的写法就更加贴切了。

图9:“出”字的楷、行和草书写法

之后,“出”字的楷书、行书和草书(见图9)写法也都承延了图7里隶书的写法,中间是一竖到底,而不是两个“山”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