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贵州】乡见中国·遇见赫章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的歌声耳熟能详,而若要尽情领略乌蒙山的魅力,有个地方不容错过——
图源:天眼新闻
乌蒙山在这里高高耸立,托举起了仙境般的贵州最高点;
乌蒙山在这里水汽氤氲,滋养出了乌江北源六冲河;
乌蒙山在这里层峦叠嶂,助推了乌蒙山回旋战的胜利;
乌蒙山在这里山川纵横,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非遗。
韭菜花在这里渲染天地画卷,核桃在这里香气馥郁,樱桃在这里甜上心头。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乌蒙山深处被严重低估的避暑天堂,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
乡见中国·遇见赫章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赫章水草丰美,丘壑绵延。“乌蒙磅礴走泥丸”指的就是这一带绵延的乌蒙山,而“贵州省第一大河”乌江的北源六冲河就发源于此。赫章因此也被称作乌江北源第一(县)城。
这里森林覆盖率60.2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达99.7%,生物资源多样,属于西南宜居地带。
物产丰富的赫章还有着许多不同身份: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贵州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等。
此外,赫章地处“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核心区,矿产、风力、光伏等可开发资源富集,被誉为乌蒙山区的“聚宝盆”。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赫章曾是乌蒙山区深处的贫困县,贵州俗语“纳威赫,去不得”里的“赫”,指的就是赫章。
而如今,赫章已是毕节大进大出的交通枢纽之一。“高速骨架+国省干线+农村路网”的多层次布局,构建了通达的交通体系,更让我们遇见了这个深山里的宝藏赫章。
乌蒙山是云贵高原上的一条分界线,若要找寻这条分界线上的绝美之景,就一定不要错过位于赫章县东南部的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
乡见·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
乌蒙山最美的一面,就在这里
1.大韭菜坪
“贵州屋脊”韭菜坪是乌蒙山上一道著名的风景线,有“大韭菜坪”和“小韭菜坪”两座山峰,而大韭菜坪就位于兴发乡。
大韭菜坪上长满了多星韭,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野韭菜花带、全国唯一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
每年八九月,韭菜花盛开,整个韭菜坪都是紫色的花海,蔚为壮观。若是遇上日出云海、夕阳晚霞,更如临仙境。
此外,赫章不仅有大韭菜坪,还有位于县南部珠市彝族乡的贵州最高峰小韭菜坪。小韭菜坪上奇石密布,或立或卧或行,或小巧玲珑,或魁伟遒劲……
2.阿西里西大草原
位于赫章东南部的阿西里西大草原,其景区范围主要在兴发乡。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阿西里西大草原却绵延数十里,铺展百万亩。
在这里可以同时感受草原的辽阔,山峰的壮丽,天坑的巨大,沟壑的深邃,溶洞的险峻和湿地的广袤。
这里还保持着完好的生态系统和原始风貌,坡缓草茂、野花遍地、云雀高飞,就像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3.赫章核桃
环境优美、生态独特的韭菜坪山野之间,海拔高、光照长、温差大,这里生长着质量上乘、口味极佳的原生态核桃,有的树龄达百年以上。
赫章核桃以“果实均匀、壳薄仁满、色泽纯正、味道清香”等特色荣获“中国十大名核桃”和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
乡见·平山镇
绿油油的森林,红彤彤的樱桃
在赫章,不仅有延绵的原野,还有茂密的山林,就像是一首空灵清爽的森林之歌,回荡在赫章县东部平山镇的山涧。
1.赫章国家级森林公园
赫章国家级森林公园由水塘林场和平山林场两个景区组成,总面积4733公顷平山镇的平山林场以中山草场、针阔混交林为主,具有十分鲜明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特征。
2.赫章樱桃
乌蒙山重重山中的赫章,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樱桃糖分积累,加之水源无污染、土壤性状偏碱,使其果实皮薄肉厚、汁多核小、色泽鲜艳如珠、味道甘美似蜜。
赫章县因此被中国果品协会、中国果品之乡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中国樱桃之乡”。
而平山镇拥有江南社区等核心樱桃种植区域,其中江南村作为“樱桃第一村”,拥有6000多亩樱桃种植基地。
此外,野马川镇、哲庄镇、古达乡等,也是赫章樱桃的重要产地。
乡见·可乐彝族苗族乡
贵州考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可乐乡位于乌蒙山脉中段东麓,东距赫章县城50多公里。
其名字是彝语“柯洛洛姆”的音译,意为“中央大城”,揭示了这里曾之于夜郎古国的重要地位。可乐乡中心地带是一片东西长不足5公里的长条形坝子。坝子中央,可乐河从西向东缓缓流过。坝子四周分布着一列高不足百米的土丘,这是一处战国至汉时期的遗址——可乐遗址。20世纪50年代至今,这里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占贵州全省同时期出土文物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发掘的“套头葬”在国内尚属首例,属夜郎民族特有的葬式。2001年,可乐遗址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享有“贵州考古发掘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的美誉。
非遗赫章
赫章的绵延山川,犹如时光隧道——多元的地形地貌让不同时期、不同源流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安家”。而当历史向前演进,一些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在这里被“沉积”保留下来,交融出了多彩的非遗图景。
撮泰吉
赫章保留着中国戏剧家曹禺先生口中的“戏剧‘活化石’”——撮泰吉。撮泰吉翻译成汉语为“人类变化的戏”或“变人戏”,流传于赫章的珠市、雉街、妈姑等乡镇。2006年5月,彝族撮泰吉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另外这里还有彝族铃铛舞、苗族大迁徙舞、西迁葬笙曲乐舞等等。
盛夏,正是赫章最美的时候:蓝天白云、绿草森林、紫色花海、清香核桃、甜美樱桃、动人歌舞,咱们下一站去赫章吧!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