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花果园第三小学:“四抓四提高”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南明区花果园第三小学在贯彻落实南明区“红色领航法治护航”社会治理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中,按照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以“四抓四提高”打好多元融合“组合拳”,帮助学校在治理结构、组织领导、依法办学、权益保护、法宣教育等全方位提升,走出了一条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抓思想学习,提高政治定力。
该校党支部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必修课,认真抓好行政班子和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该支部用好“学习强国”“筑红云”等平台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新时代市民讲习所等阵地,进一步抓实理论武装。积极开展主题演讲和知识抢答赛、微信竞答活动、读书分享,提高党员思想觉悟。为党员过好政治生日,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给党员补钙充电,唤醒初心再出发。组织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达德学校旧址和纪念四八烈士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夯实党支部思想基础。
抓文化融合,提高党建活力。
文化自信,源自优秀传统。该校党支部紧紧依托“四八烈士”黄齐生、王若飞等达德先贤育人理念,继承和发扬“百年达德”精神,融合党建元素,提升党组织建设综合实力,发挥“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特色资源的基础力量,彰显一校一品一特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涵养师生心灵为学生打好信念底色,厚植红色基因。该支部一方面创建党建特色、创新校园德育,传递法治声音,护航少年成长,逐步推动法治进校园,先后投入党建资金20余万元,构建起党史、廉政文化长廊及“禁毒四道门”,让每一堵墙说话,每一寸土地育人;一方面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城市学校少年宫”与多彩贵州文化紧密融合,将安顺地戏、剪纸、蜡染、吟诵、茶艺、书法、沙画、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文化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铸就立德树人新途径。学校先后开展了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立德树人”、“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为主题的绘画、书法、写作、少先队入队仪式等系列活动40余次,取得了良好成效。
抓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实效。
该党支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进廉洁教育和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政治站位,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支部,结合校内书法、插花、礼仪、形体等培训,组织开展了“慧扫浊心”优秀传统文化式教师岗前培训,既培养传播传统文化教育情怀,又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切实打造一支政治硬、纪律严、素质高的队伍。该党支部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不断壮大优秀党员队伍的同时,不断强化党员先锋岗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骨干教师作用,引导党员教师主动承担教学教研、学校管理工作,并通过“传、帮、带”逐步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机制;以“南明之春”“贵州省贵阳市中小学微课应用竞赛活动”为契机,涌现出一大批年轻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020年5月,该校圆满完成了贵州省“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录制任务,进一步凝聚了先锋合力。该党支部还开展“亮身份”活动,结合“两联一进”,党员带头帮助解决教师生活难题、帮扶学困生,联动花果园片区兄弟学校开展家庭护航扶贫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引领党员教师把初心和使命落在岗位上;大手拉小手,擦亮城市颜值,绽放文明光彩,组织实施党员、团员和少先队队员志愿服务实践岗,成为了花果园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支部还携手普安县铅矿小学、晴隆县第六小学,全力强化“扶贫扶志又扶智”,统筹优秀传统文化、多彩课堂、校园管理和消防、心理培训资源精准扶贫,送物资、学习用品、书籍爱心帮扶,尽显脱贫攻坚教育担当。
抓家校联合,提高服务群众质量。
该校党支部坚持“达成共识、心向花开”的理念,建立家校联盟纽带,听民意、汇民智,做“有温度的党支部”。在学生上下学安全之路、校园各类活动、各层管理中充分发挥“家长志愿者团队”作用,并结合“评选表彰最美家长”活动和各类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同时,不断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好书推介、教师朗读、活力健身系列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通过健康体检、心理健康讲座、打造“绿色办公室”等形式,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加强心理疏导和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切实为学生、家长、老师排忧解难,不断夯实群众基础,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齐抓共管,行稳致远;多元融合,静待花开。花果园第三小学党支部在“红色领航法治护航”社会治理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中,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创新视角,通过以党建引领,夯实阵地、创新活动、创立品牌,扎扎实实开展党建工作,立足教书育人,建功教育新时代。
来源:南明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