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这十家“宝藏”早餐,让你一秒穿越回家乡!
今年春节,不少贵漂选择就地过年。
人留在贵阳,远方家人准备着年夜饭。
嘴上不说,肠胃开始想家。
该如何抚慰?
去年春节,一个武汉的朋友因为疫情滞留在贵阳。每天靠着外卖,我也算是带她尝遍了贵阳的丝娃娃、小豆腐、辣子鸡等各色吃食。
贵阳特色虽然美味,时间长了,老武汉的胃口还是思念起家乡味道。
(图源:Anis)
在家里翻箱倒柜,发现了一包热干面。手工碱面沸水下锅,待到八成熟的时候捞出淋上少许食用油,冷却后再次下锅煮20秒左右。面条,捞出沥干水分,加入芝麻酱、秘制调味汁、酱菜包和辣椒油。
一碗热干面下肚,朋友说:“1000多公里外的武汉好像就在眼前”。你看,这就是食物的魅力,仅凭味道就能改天换地,立刻让漂泊在外的人回到家乡。
(图源:Anis)
我们花了一个星期寻找了10家充满了当地特色的早餐,想家的时候,来吃顿早餐吧!
潮汕风味肠粉
店铺:阿锺多味肠粉
肠粉,广东早茶的人气经典茶点。
与老式肠粉,浓厚卤味不同,潮汕风味的肠粉口味丰富,用四五种蔬菜熬制的汤料,有着独特清新的香气。
在贵阳,卖潮汕风味肠粉的不多,位于兴隆街41号的阿锺家,已经开了快4年。店里面的食客,不少都是在贵阳的潮汕人。
浸泡5个小时以上的大米,打成米浆。大火上汽,把米浆倒入抽屉,加上各种食材蒸熟,最后浇上秘制汤料。不到一分钟,对美食讲究的潮汕人的家乡风味,便制作完成。
老上海寻味生煎
店铺:侯记侯特色生煎
在上海滩众多小吃里,大概要数生煎最有一缕烟火气。在上海,生煎全称为生煎馒头,不仅当地人爱吃,全国各地的吃货也都十分喜爱。
生煎要出锅热吃,食客为了嗦上一口滚烫的汤汁,常常在店门口排起长队。刚出锅的生煎,撒上黑芝麻和葱花,香气扑鼻。
用筷子轻轻夹起先咬一个口,吮吸汤汁,待汤汁吮尽后再蘸醋整个吃完。生煎肉芯紧实,皮薄底脆,那一口焦脆的厚底,便是上海生煎的灵魂,浓缩着深厚弄堂的韵味。
重庆小面
店铺:华玉重庆小面
狭义的重庆小面是指以葱姜蒜酱油醋辣椒调味的麻辣素面。而在老重庆的话语体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等嚼头的面条也称作小面,如牛肉、肥肠、豌豆炸酱面等,但小面默认是素面。
排好佐料煮好面条,倒上满满的一勺炖豌豆一勺杂酱,豌豆软嫩入味,杂酱颗粒十足。搅拌均匀,每一根面条上都沾满酱汁,一口下去,越嚼越香,韧性十足,让人回味无穷。
重庆小面,好吃的永远在你家楼下,家门口的老味道才是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是重庆人骨子里深处的底蕴。
柳州螺蛳粉
店铺:好快螺柳州螺蛳粉
螺蛳粉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喜欢它的人对它爱得深沉,不喜欢它的人听到就觉得其“臭”无比。
起源于80年代柳州街边夜市的柳州螺蛳粉,近几年以其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风靡全国。遍地开花的螺蛳粉店,将柳州装进碗里,让更多柳州人感受家乡的味道。
把视线移回省内,说起贵州人的早餐,带着汤汤水水的粉面总是首选之一。
遵义豆花面
店铺:吴记豆花面
面条上盖着雪白的豆花,面条浸润在豆浆中,再来上一碗特制的蘸水,香辣味浓、柔软爽滑,这便是具有遵义独特风味的豆花面了。
水城羊肉粉
店铺:领头羊
一碗地道的水城羊肉粉,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当然是纯种水城黑山羊、上好粳稻米制成的细米粉还有香辣酥脆的油辣椒。
烫好的米粉,码上切好的羊肉薄片,再淋上一大勺红油辣椒;用大汤勺浇上滚烫的羊肉原汤;最后撒上一把翠绿的芫荽和青菜制成的酸菜,一碗米粉雪白,油色红亮,羊肉熟透而不烂。(此段文字来源于领头羊微信公众号)
铜仁绿豆粉、锅巴粉
店铺:铜仁特色手工米粉店
这家10平方米左右的铜仁特色手工米粉店,靠墙设置了两排座位,不大的空间里还隔出了一个狭窄的操作间,虽然有些拥挤,但物品排列干净整齐,看得出老板的用心。
这是来自铜仁万山的吴师傅和妻子刘阿姨开店的第三个年头,他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一边看着火候熬制筒骨汤,一边炒制木耳肉丝、炖猪脚、酸豇豆肉末……等十几种哨子。
从铜仁采购的绿豆粉,用当地的大米、绿豆磨浆,大火烫成型,口感细腻有着淡淡的绿豆清香。锅巴粉,则在绿豆粉的基础上加入了黄豆、蔬菜、草木灰,纤维感更明显,更能吸收汤底。
吴师傅说,店里的基本都是回头客,不少在贵阳的铜仁老乡,会特地从观山湖区、白云区赶来,就是为了吃一碗家乡风味的手工粉。
贞丰糯米饭
来自“中国糯食之乡”——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的糯米饭,精选当地精糯大米,配上腊肉、鱼腥草、糊辣椒,泡上不同的植物汁,做成色香味俱全的油糯米饭。
现在,贞丰糯米饭的香味,穿过了贵阳的大街小巷。一碗朴实而沁心的糯米饭,不仅是叫醒清晨的能量加油站,更是贞丰游子熟悉家乡风味。
安顺裹卷
店铺:爽爽裹卷
安顺裹卷在安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皮薄白嫩的裹卷,包裹上选择丰富的内馅,香辣爽口、开胃生津。这个mini可爱的小吃食,因其独特的风味在贵阳站稳了脚跟。
是贵阳的湖南面
店铺:赵三毛湖南鸡肉面
湖南面的风格清爽简约。面条以中等宽的手工面为主,臊子多为嫩肉丁,作料为葱花、煳辣椒面,若再配上一碟泡菜,吃得开胃、舒服。
关于湖南面的起源,各有说法,但都不耽误贵阳的吃货们对它的喜爱。这一期把湖南面放入集锦,想和每一个留在贵阳过年的你说:“不问来路,愿这里成为能够温暖你的第二故乡。”
总有人远离故土,客宿他乡。
每当深夜梦醒,不可抑制地升腾起思念,脑海中闪过最熟悉的味道。
幸好,还有人在出发前不忘把家乡的风味打包,在街头巷尾,支起小桌,升起炉灶,抚慰游子的肠胃,也为每一缕乡情找到来时的方向。
(实习记者胡智恒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