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耀中华|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声耕黔岭”推普实践团:普通话,成了健康路上最温情的桥梁!
为有效提升乡村居民健康意识与普通话应用能力,推动健康关怀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声耕黔岭”推普实践团作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重点团队,于2025年8月19日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兔街镇花红坪村组织开展以“康养黔岭,普护健康”为主题的服务活动。活动紧密围绕村民实际需求,将健康服务与普通话推广有机结合,以实际行动守护村民健康、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在为村民提供专业艾灸理疗服务的同时,积极融入普通话推广元素。队员们以标准普通话耐心讲解艾灸的中医原理、适用症状及日常保健知识,并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村民交流身体状况,引导他们在体验过程中听懂、学说、会用普通话。
许多村民长期劳作,深受风寒湿痹与关节疼痛困扰,团队成员依据中医理论,选取相应穴位施灸,帮助缓解疼痛、疏通经络,更通过语言互动增强了村民对普通话的感知与运用能力。现场气氛温馨热烈,村民不仅深切感受到艾灸的温热舒缓效果,也对这种“健康服务+推普助学”相结合的形式给予了高度认可。
同时,实践团开展的中医推拿服务也广受村民欢迎。队员们以规范普通话讲解常见健康问题与推拿原理,一边演示揉、捏、推、拿等专业手法,一边用普通话指导村民认知穴位和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肩颈不适、腰背酸胀等常见症状。推拿服务不仅舒缓了肌肉疲劳,更在普通话交流中传递了真诚关怀,拉近了与村民的情感距离。
贴耳穴作为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方法,也是本次推普的实践载体。队员们用清晰易懂的普通话,向村民阐释耳穴与脏腑的对应关系,示范贴压技巧,并耐心指导日常按压方法与注意事项。这一简便易行的保健方式,在普通话的桥梁作用下,激发了村民的浓厚兴趣,成为他们家庭自我保健的新选择。
除现场理疗之外,团队还特别设置了养生知识科普宣讲环节。队员使用标准普通话,结合地方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介绍季节更迭防病、常见疾病预防、饮食调理宜忌等内容。普通话成为健康知识传播的有效工具,帮助村民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养生方法,引导大家逐步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
尤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以普通话与村民进行全方位交流——从细致询问身体状况,到认真讲解中医养生要点;从贴心叮嘱日常注意事项,到亲切笑语、温暖寒暄。普通话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变为了可触、可感、有温度的沟通纽带。许多村民从最初倾听略显生涩,逐渐转为积极应答、主动开口,实现从“听懂”到“会说”的跨越。
“声耕黔岭”推普实践团不仅以专业健康服务守护村民身心,更借助普通话这一国家通用语言,畅通了沟通之桥,传递了温暖之情,实现了健康帮扶与普通话推广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充满活力的青春力量。
实习记者:程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