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艺森源包装:从“制造”向“智造”蜕变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4-03-05 10:18

在高质量经济发展周期下,白酒包装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能规模、生产效率等硬指标的较量,新的市场观念、商业模式也起着愈发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贵州艺森源集团审时度势调整战略,由传统的白酒包装印刷企业逐步向智能型企业转型。随着技术研发和设备革新,艺森源包装在白酒防伪包装材料、创意包装、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特色“智造”之路。

锐意进取的艺森源

贵州艺森源集团深耕酒包装行业8年,为多家一线酒企长期提供酒包装产品服务,在技术、工艺、设计、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行业领先的酒包装综合实力。

记者走进遵义市播州区的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时,随处可见一派繁忙景象。

生产线上,工人操作着先进的智能设备,一件件白酒盒快速而有序地掠过,部分工人在同步段和异步段快速衔接。上料、组装、成型、仓储、出货、交付,这些曾经要靠大量人工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大部分都由智能化设备完成。

从包装设计的艺术性来讲,精美的包装能给消费者带来美的享受,但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工人在技艺水平上的参差不齐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持稳定和统一,包装设计越精巧,生产的难度也就越高。

在此背景下,艺森源不断引进先进的包装印刷设备。截至目前,企业已拥有酒类包装先进的智能书盒生产线十余条,智能异形盒、箱式盒生产线四条,智能上开盖盒生产线等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含概冷烫冷转移印、一物一码、无物一码等国内先进的印前、印后设备二百余台。

对于艺森源而言,传统生产线的转型为智能化生产线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也成为艺森源增强竞争力的一大利器。

通过设备的革新和智能化的建设,艺森源包装已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颠覆了以往的生产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效率,一条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超过了以前多条传统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目前,艺森源包装日产量已能完成100000件卡盒,50000件手工礼品盒。

从“制造”向“智造”的蜕变

近年来,一场以高新数字技术为依托的白酒产业革命正在中国酒行业悄悄展开,同时也对酒包材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艺森源创始人、董事长张勇

艺森源集团董事长张勇认为,智能化既是大势所趋,在白酒企业包装产线的智能化变革升级下,对产业前端的包装材料供应和配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于“量”,更在于“智”。

早在2021年,艺森源集团便认识到科技对包装的巨大提升作用,决定每年投入超千万元的预算用于技术、产品研发。重点打造创意包装,生态包装,防伪包装,高端包装技术,防伪印刷技术,光感识别等技术应用于高端白酒包装。

高投入业获得了高回报。随着智能化建设的不断进步,艺森源集团逐渐成长为行业知名的包装企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在贵阳发布的“第十四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评议中,艺森源荣获“中国酒类包装供应商十强品牌企业”,“十佳信誉品牌企业”荣誉,品牌价值22.92亿元。

在时代的角逐中,没有被发展的新趋势淘汰,而是作为酒包装企业的代表逆流而上,秘诀就在于主动提升硬实力,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法则。

面向未来,艺森源集团董事长张勇也提出了自己的规划。

“未来几年,艺森源不但要成为酒圈里的知名包装企业,还要树立艺森源标准,朝着高质量发展路线去走,以质量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张勇如是说。

艺森源创始人、董事长张勇

他进一步表示:“总体来说,一个是要以品质来要求艺森源的产品;第二个是继续规划好、建设好艺森源的未来。”

2023年,艺森源在精心市场调研和国内充分考察的基础上,主动携手广东鸿铭股份、申仁包装等国内知名包装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为包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制造”向“智造”的背后,折射出艺森源以一种创新的模式来加快科技包装实力的拓展。艺森源也将不断进取,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具品质的包装产品,真正让智能化技术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

通讯员:陈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