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的厨房 | 酸酸的青梅,是古代厨房的扛把子!

詹姆士的厨房 | 2022-04-21 17:14

人间四月天,青梅好时节。

和煦的阳光照过青涩的果子,属于青梅的季节,来了!

它们的果皮青中带红,长着细细的绒毛,浑圆可爱,忍不住摸一把,像极了绸缎的手感~

其青涩的香气,让人闻着就牙齿发酸,口舌生津。

青梅的有机酸含量一般在3.0%-6.5%(相比之下香瓜的有机酸含量是1%以下),如果直接生吃,那酸爽~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酸掉牙”!!

幸好,咱中国人对美食有种谜一样地执着,能想出各种奇巧的方式化腐朽为神奇!

晾晒、腌渍、酿酒,都能让青梅收敛起“年少轻狂”的性子,沉淀成美食~

虽然青梅是一种水果,但在很久以前,它是被当做调味品来使用的。

《尚书・说命》中记载:“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说明在尚未发现其他味道的时期,盐和梅就已经作为调味品在使用了。

早在商朝,人们便已经开始食用和储存梅子了。

当时人们驯化的动物种类相对丰富,肉食的丰富提高了人们对食物味道的追求。

而青梅的酸味不仅正好可以去除肉中的腥膻味,还能软化肉的纤维组织,让肉吃起来更加美味~

到了西周,梅子被制成了“醷”(其实就是青梅酱),是“醯”的一种。

《周礼・天官・膳夫》中,记录了周朝王室的饮食,其中指出“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意为珍羞有八种,酱醋品多达一百二十瓮!(不得不说,好奢侈!)

其中,酱分为“醢”和“醯”,前者为咸味肉酱,由各种动物的肉佐以盐、酒等调料做成;后者则指带有酸味的酱料。

《周礼》中曾经有“醯人”和“醯物”的记载,说明当时醯有专人掌管,足见其重要性。

那时候除了“醷”,还有一种名为“渍”的吃法。

取刚杀的牛羊肉,逆纹路切薄片,浸入美酒,第二天早晨以梅酱调味食用。

后来由于朝代的更迭,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但青梅在我们生活中仍然非常重要。

至今,在川菜、粤菜中,依然保留了很多以梅子蒸鱼、煮肉的菜式。

它们与虾蟹点醋、炸鱼裹番茄酱、酸菜炖猪骨、煎牛排挤柠檬等“酸”的做法,都有着迥异的风味。